玉竹活性成分与品质分析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5页 |
·玉竹的研究进展 | 第10-15页 |
·中药玉竹概况 | 第10页 |
·形态特征与鉴定 | 第10-12页 |
·栽培技术与采收加工 | 第12页 |
·化学成分 | 第12-13页 |
·药理作用 | 第13-15页 |
·多糖的研究进展 | 第15-18页 |
·多糖概述 | 第15页 |
·多糖的提取与精制 | 第15-17页 |
·多糖抗氧化性 | 第17-18页 |
·皂苷和薯蓣皂苷元概述 | 第18-20页 |
·皂苷 | 第18-19页 |
·薯蓣皂苷元 | 第19-20页 |
·玉竹皂苷和薯蓣皂苷元的研究进展 | 第20页 |
·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| 第20-23页 |
·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简史 | 第20-21页 |
·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| 第21-22页 |
·玉竹的组织培养研究现状 | 第22-23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23-25页 |
第2章 玉竹多糖的分析研究 | 第25-38页 |
·材料与试剂 | 第25页 |
·材料 | 第25页 |
·试剂 | 第25页 |
·仪器与设备 | 第25页 |
·方法 | 第25-30页 |
·玉竹多糖的提取与精制 | 第25-26页 |
·玉竹多糖含量的测定 | 第26-28页 |
·玉竹多糖抗氧化性 | 第28-30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30-36页 |
·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| 第30页 |
·标准曲线 | 第30-31页 |
·换算因子 | 第31页 |
·重现性 | 第31-32页 |
·稳定性 | 第32页 |
·精密度 | 第32-33页 |
·加样回收率 | 第33页 |
·不同产地玉竹多糖含量的测定 | 第33-34页 |
·玉竹多糖体外抗氧化作用 | 第34-36页 |
·分析与讨论 | 第36-38页 |
第3章 玉竹的总皂苷和薯蓣皂苷元含量测定 | 第38-48页 |
·材料与试剂 | 第38页 |
·材料 | 第38页 |
·试剂 | 第38页 |
·仪器与设备 | 第38页 |
·方法 | 第38-41页 |
·玉竹总皂苷和薯蓣皂苷元的制备 | 第38-39页 |
·玉竹总皂苷和薯蓣皂苷元含量的测定 | 第39-41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41-47页 |
·检测条件 | 第41-42页 |
·标准曲线 | 第42-43页 |
·重现性 | 第43-44页 |
·稳定性 | 第44-45页 |
·精密度 | 第45页 |
·加样回收率 | 第45-46页 |
·不同产地总皂苷和薯蓣皂苷元含量测定结果 | 第46-47页 |
·分析与讨论 | 第47-48页 |
第4章 玉竹品质分析初探 | 第48-50页 |
·多糖活性成分与玉竹品质的分析 | 第48页 |
·薯蓣皂苷元与玉竹品质的分析 | 第48页 |
·不同产地生态因子与玉竹品质关系分析 | 第48-50页 |
第5章 玉竹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| 第50-58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50-52页 |
·材料与试剂 | 第50-51页 |
·方法 | 第51页 |
·结果调查与统计 | 第51-52页 |
·观察结果 | 第52-56页 |
·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| 第52-53页 |
·增殖与分化培养 | 第53-54页 |
·生根培养与移栽 | 第54-56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56-58页 |
结论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| 第66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