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财政、国家财政论文--中国财政论文--财政收入、支出论文--税收论文

“互联网+”在税务部门应用存在问题及对策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1 绪论第8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0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“互联网+整体政府”税务的发展以及推进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根据“互联网+整体政府”关于实现纳税服务的整合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基于政府的整体概念对税收工作的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利用“互联网+”技术,保障纳税信息的安全可靠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关于税务信息化的有关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6 研究评述第16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1.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思路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主要研究方法第17-18页
2 “互联网+”在税务部门的应用现状第18-23页
    2.1 互联网+纳税服务第18-19页
    2.2 互联网+大数据第19-20页
    2.3 互联网+风险管理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理念得到初步认同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工作模式逐步确立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成效开始显现第22-23页
3 “互联网+”在税务部门的应用存在问题第23-28页
    3.1 纳税服务方面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办税软件种类繁多,缺乏统一规划,信息不能交互整合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微平台利用不够充分新媒体信息同质僵化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互联网办税存在安全隐患第23-24页
    3.2 大数据建设仍存在如下的问题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信息利用层次低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跨部门协作性弱第24-25页
    3.3 互联网+风险管理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“互联网+税收风险管理”理念没有贯穿始终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“互联网+税收风险管理”数据建设亟待完善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“互联网+税收风险管理”应对机制有待加强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基层干部的能力素质与要求存在差距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缺少专业部门对税收风险管理自身的管理活动监控第26-28页
4 “互联网+”在税务部门应用实例分析第28-33页
    4.1 云南地税电子税务建设现状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电子纳税平台的构建现状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减免税管理体系的构建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涉税事项审批工作电子化建设现状第29-30页
    4.2 云南省地税电子税务建设存在的问题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对电子税务建设理论的认识不足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电子税务系统环境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电子税务的整体运行机制存在不足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缺少相关的电子税务专业人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对电子税务建设的管理存在不足第32页
    4.3 云南省地税电子税务发展情况总结第32-33页
5 完善“互联网+”在税务部门应用的对策建议第33-41页
    5.1 推进“互联网+”纳税服务体系建设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加强互联网纳税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扩大电子化办税范围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充分发挥“微平台”信息消费优势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防范互联网纳税服务风险第34-35页
    5.2 税务大数据的深度利用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利用税务大数据,实现税收管理方式的真正转变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用好数据挖掘,提高税务稽查的精准度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分析纳税人行为,推动纳税服务形式创新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推进诚信体系建设,实现纳税信用评定的社会化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充分利用大数据完善税收风险管理全程监控第37-38页
    5.3 实现“互联网思维”运用,推进税收组织体系改革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深化合作共治理念,促进组织机制运行更加良性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再造组织体系架构,促进机构更加精简高效制衡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夯实基础数据应用,促进人力资源决策更计量化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拓宽价值培育平台,培养“复合式”互联网+人才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全面防范廉政风险,促进税务内控机制更加完善第40-41页
结束语第41-42页
参考文献第42-44页
致谢第44页

论文共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公安机关外国人居留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--以长沙市为例
下一篇: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机制创新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