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林业论文--森林保护学论文--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病害及其防治论文

外源低聚壳聚糖、水杨酸诱导杨树抗杨栅锈菌生理机制的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1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1-20页
   ·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1页
   ·壳聚糖的研究概况第11-15页
     ·壳聚糖抗病机理的研究进展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·诱导植物产生与抗性相关酶类第12页
       ·诱导植物酚类代谢途径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·提高植物体内防御相关酶的活性第13页
       ·诱导植物抗病相关次生代谢物产生第13页
       ·壳聚糖作为激发子能在细胞中进行信号识别与传递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·改变病原菌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通透性第14页
       ·影响孢子的萌发第14页
     ·壳聚糖在农业上的应用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·壳聚糖种子处理剂第14页
       ·壳聚糖植物生长调节剂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·壳聚糖植物病害诱导剂第15页
       ·壳聚糖降解性地膜第15页
       ·壳聚糖肥料和土壤改良剂第15页
       ·壳聚糖果蔬保鲜剂第15页
   ·水杨酸的研究概况第15-20页
     ·水杨酸抗病机理的研究进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·SA与植物过敏性反应和系统抗病性第16页
       ·通过调节酶的活性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·诱导PR-蛋白的合成第17页
     ·水杨酸在农业上的应用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·促进作物优质高产,提高植物的抗病性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·外源水杨酸可提高作物对逆境的抗性和耐性第18页
       ·水杨酸与植物的储藏保鲜第18页
       ·水杨酸与种子萌发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·水杨酸与果实成熟第19页
       ·水杨酸对农业生产的其他作用第19-20页
第二章 材料与方法第20-26页
   ·材料第20页
   ·低聚壳聚糖诱物的制备第20-21页
   ·离体叶片的诱导处理第21页
   ·病原菌挑战接种试验第21页
   ·系统诱导抗病性的测定第21-22页
   ·抗病性生理指标的测定第22-23页
     ·苯丙氨酸解氨酶(PAL)活性的测定第22页
     ·几丁质酶活性的测定第22页
     ·β-1,3-葡聚糖酶的测定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木质素含量的测定第23页
     ·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(HRGP)含量的测定第23页
   ·标准曲线的制作第23-26页
     ·几丁质酶中NAG浓度OD420标准曲线制作第23-24页
     ·葡萄糖标准曲线制作第24页
     ·HRGP测定中标准曲线的制作第24-26页
第三章 结果与分析第26-37页
   ·诱导物质量浓度与诱导效果的关系第26-30页
     ·不同浓度的水杨酸、低聚壳聚糖及二者交叉处理对PAL活性的影响第26-27页
     ·不同浓度的水杨酸、低聚壳聚糖及二者交叉处理对木质素含量的影响第27-28页
     ·不同浓度的水杨酸、低聚壳聚糖及二者交叉处理对β-1,3-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第28-29页
     ·不同浓度的水杨酸、低聚壳聚糖及二者交叉处理对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第29页
     ·不同浓度的水杨酸、低聚壳聚糖及二者交叉处理对HRGP含量的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·诱导物处理后抗病指标动态变化第30-34页
     ·PAL活性的动态变化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几丁质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第31-32页
     ·β-1,3-葡聚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第32-33页
     ·HRGP含量的动态变化第33页
     ·木质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第33-34页
   ·病原菌挑战接种试验结果第34页
   ·水杨酸诱导与系统抗病性的关系第34-37页
     ·SA对杨树抗杨栅锈菌的系统抗病性的诱导作用第34-35页
     ·SA处理后杨树抗病指标的变化第35-37页
第四章 讨论第37-40页
   ·低聚壳聚糖诱导与杨树的诱导抗病性第37-38页
   ·水杨酸诱导物与杨树的诱导抗病性第38页
   ·水杨酸诱导与杨树的系统抗病性第38-40页
第五章 结论第40-41页
参考文献第41-48页
致谢第48-49页
缩略词第49-50页
作者简介第50页

论文共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拮抗菌和大蒜对百合枯萎病的抑菌和防病作用研究
下一篇:花椒对鞘锈菌的固有抗病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