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信贷论文

商业银行融资平台类信贷风险实证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1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文献综述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文献综述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7-18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1.4 可能的创新点第20-21页
第二章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第21-31页
    2.1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概念第21-22页
    2.2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内容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信贷风险管理理论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信贷风险管理阶段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第25-26页
    2.3 信贷风险管理模型及研究方法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指标模型相关方法简述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非指标模型相关方法简述第27-28页
    2.4 融资平台信贷风险传导与测算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信贷风险传导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信贷风险测算第29-31页
第三章 商业银行融资平台类信贷风险分析第31-46页
    3.1 融资平台产生背景及发展现状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分税制改革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城镇化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融资平台公司发展阶段及其现状第33-36页
    3.2 融资平台信贷风险原因分析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体制原因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银行方面原因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融资平台方面原因第37-39页
    3.3 融资平台信贷风险特征分析第39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合规性风险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政府信用风险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集中度风险第45-46页
第四章 商业银行融资平台类信贷风险实证研究第46-57页
    4.1 模型的构建及变量的选取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模型的构建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变量的选取及解释第48-49页
    4.2 实证检验第49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描述性统计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豪斯曼检验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变量平稳性分析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回归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内生性检验第54-55页
    4.3 实证结果分析第55-57页
第五章 商业银行融资平台类信贷风险控制对策第57-62页
    5.1 银行方面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实行信贷差异化管理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加强银行间合作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资产证券化转移风险第59页
    5.2 融资平台方面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扩充资本、丰富融资方式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信息公开透明化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规范经营管理第60-61页
    5.3 政府方面第61-62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7页
致谢第67-69页
附录A (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)第69-70页
附录B (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)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广西农村信用社理财业务的发展研究
下一篇: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机制及冲击效应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