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课题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4 课题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5 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终端系统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 | 第16-25页 |
2.1 终端系统需求分析 | 第16-20页 |
2.1.1 概况 | 第16-17页 |
2.1.2 功能性分析 | 第17-18页 |
2.1.3 非功能性分析 | 第18-20页 |
2.2 终端系统总体设计 | 第20-25页 |
2.2.1 终端系统通信网络选择 | 第21页 |
2.2.2 终端系统工作方式选择 | 第21-22页 |
2.2.3 终端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| 第22-24页 |
2.2.4 开发工具与环境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终端系统硬件设计 | 第25-38页 |
3.1 设备硬件设计总体架构 | 第25-26页 |
3.2 主控芯片电路设计 | 第26-28页 |
3.2.1 主控芯片的选型 | 第26-27页 |
3.2.3 主控芯片电路设计 | 第27-28页 |
3.3 GPRS通信模块的设计 | 第28-31页 |
3.3.1 无线通信模块的选择 | 第28-29页 |
3.3.2 M35的工作原理和电路设计 | 第29-31页 |
3.4 RS232串口通信接口电路 | 第31-32页 |
3.5 电源系统设计 | 第32-36页 |
3.5.1 电源系统设计原则 | 第32-33页 |
3.5.2 电池和电池充电电路 | 第33-34页 |
3.5.3 TPS6300升压降压转换电路 | 第34-36页 |
3.6 电磁兼容与PCB布局布线 | 第36-38页 |
3.6.1 电磁兼容原则 | 第36页 |
3.6.2 PCB的布线规则 | 第36-38页 |
第4章 终端系统软件设计 | 第38-57页 |
4.1 总体程序设计 | 第38-41页 |
4.2 主控芯片STM32的I/O设置 | 第41-42页 |
4.3 FLASH存储程序的设计 | 第42-44页 |
4.4 串口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| 第44-48页 |
4.4.1 USART配置 | 第44-45页 |
4.4.2 串口透传警告信息子程序 | 第45-47页 |
4.4.3 掉电告警子程序 | 第47-48页 |
4.5 GPRS驱动模块程序设计 | 第48-51页 |
4.5.1 AT指令集 | 第48页 |
4.5.2 M35模块连接后台服务器 | 第48-51页 |
4.6 短信配置子程序 | 第51-53页 |
4.7 定时上传位置信息子程序 | 第53-55页 |
4.8 低功耗休眠版主程序 | 第55-57页 |
第5章 终端系统功能测试与结果分析 | 第57-66页 |
5.1 STM32与M35模块之间通信功能测试 | 第57-59页 |
5.2 获取定位信息测试 | 第59-61页 |
5.3 终端系统连接后台服务器及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的测试 | 第61-66页 |
第6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附件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