塔北地区石炭系海相油气成藏与控制因素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8-14页 |
·选题的来源、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8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12页 |
·烃源岩及油气源对比研究 | 第8-9页 |
·油气成藏期确定方法研究 | 第9页 |
·石炭系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| 第9-12页 |
·研究内容、方法和认识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主要成果和认识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| 第14-20页 |
·区域构造特征 | 第14-16页 |
·区域构造背景 | 第14-15页 |
·断裂展布特征 | 第15-16页 |
·区域沉积特征 | 第16-20页 |
·石炭系沉积特征 | 第16-19页 |
·石炭系储层特征 | 第19-20页 |
第3章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源对比 | 第20-33页 |
·油源对比 | 第20-29页 |
·原油物理性质对比 | 第20-23页 |
·原油饱和烃组成与碳同位素特征 | 第23-24页 |
·原油生物标记化合物特征 | 第24-28页 |
·石炭系地层中混源油的分布与成因 | 第28-29页 |
·天然气特征与成因分析 | 第29-33页 |
·天然气组成特征 | 第30-32页 |
·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| 第32-33页 |
第4章 石炭系典型油气藏解剖 | 第33-55页 |
·轮南 | 第33-42页 |
·油气藏特征 | 第33-39页 |
·成藏期与油气运移分析 | 第39-41页 |
·轮南主体次生油藏成藏模式 | 第41-42页 |
·东河塘 | 第42-46页 |
·油藏特征 | 第42-43页 |
·成藏期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东河塘次生油藏的成藏过程 | 第44-46页 |
·哈6 油藏 | 第46-49页 |
·油藏基本特征 | 第46-47页 |
·油气成藏期分析 | 第47-48页 |
·哈拉哈塘石炭系次生油藏成藏过程 | 第48-49页 |
·哈得逊 | 第49-53页 |
·油藏基本特征 | 第49-51页 |
·成藏期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哈得逊次生油藏成藏模式 | 第52-53页 |
·石炭系油气成藏模式 | 第53-55页 |
第5章 塔北地区石炭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| 第55-64页 |
·晚期构造反转与油气调整 | 第55-56页 |
·输导体系对成藏的控制作用 | 第56-58页 |
·断裂带控制了油气的分布 | 第56-57页 |
·砂体展布与连通性 | 第57页 |
·不整合面对油气的控制 | 第57-58页 |
·油气的多期充注控制油气藏性质 | 第58-59页 |
·沉积相带控制砂体的发育和分布 | 第59-61页 |
·多期沉积旋回控制储盖组合的垂向分布 | 第61-62页 |
·有利勘探方向预测 | 第62-64页 |
结论与认识 | 第64-6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