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符号对照表 | 第11-12页 |
缩略语对照表 | 第12-1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24页 |
1.1 课题背景 | 第16页 |
1.2 移动自组织网的研究难点 | 第16-18页 |
1.3 研究现状 | 第18-21页 |
1.3.1 移动自组织网路由协议的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1.3.2 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移动自组织网路由的研究现状 | 第19-21页 |
1.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| 第21-24页 |
1.4.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1.4.2 论文结构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移动自组织网路由协议 | 第24-36页 |
2.1 移动自组织网路由协议概述 | 第24页 |
2.2 移动自组织网路由协议的分类 | 第24-25页 |
2.3 基于拓扑结构的移动自组织网路由协议 | 第25-31页 |
2.3.1 主动型路由协议 | 第25-26页 |
2.3.2 按需型路由协议 | 第26-30页 |
2.3.3 混合型路由协议 | 第30-31页 |
2.4 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移动自组织网路由协议 | 第31-36页 |
2.4.1 局部的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移动自组织网路由协议 | 第31-33页 |
2.4.2 完全的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移动自组织网路由协议 | 第33-36页 |
第三章 基于链路稳定性的地理位置路由算法 | 第36-50页 |
3.1 引言 | 第36-38页 |
3.2 移动自组织网系统模型 | 第38-39页 |
3.2.1 网络模型 | 第38-39页 |
3.2.2 能量模型 | 第39页 |
3.3 LS-GPSR算法 | 第39-45页 |
3.3.1 贪婪转发过程原理 | 第40-41页 |
3.3.2 周边转发过程原理 | 第41-42页 |
3.3.3 数据结构 | 第42-44页 |
3.3.4 数据分组发送过程 | 第44-45页 |
3.4 算法仿真 | 第45-50页 |
3.4.1 参数设置 | 第45-46页 |
3.4.2 仿真结果分析 | 第46-50页 |
第四章 基于动态信标策略的地理位置路由算法 | 第50-66页 |
4.1 问题描述及相关工作 | 第50-52页 |
4.1.1 通信暂盲现象 | 第50-51页 |
4.1.2 相关工作 | 第51-52页 |
4.2 FLDB-GPSR算法描述 | 第52-59页 |
4.2.1 模糊化模块 | 第53-56页 |
4.2.2 模糊控制规则与模糊推理 | 第56-57页 |
4.2.3 解模糊化模块 | 第57-59页 |
4.3 FLDB-GPSR仿真 | 第59-66页 |
4.3.1 参数设置 | 第59页 |
4.3.2 仿真结果分析 | 第59-66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6-68页 |
5.1 总结 | 第66页 |
5.2 展望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6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6-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