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基于JPEG双量化效应的置换篡改图像盲分离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1.2 JPEG图像被置换篡改后盲分离的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3 论文的创新点第13-14页
    1.4 论文的组织结构与内容安排第14-16页
第二章 相关理论知识第16-30页
    2.1 图像及其相关知识简介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灰度图像和真彩色图像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数字图像的直方图第17-19页
    2.2 JPEG图像压缩原理第19-23页
    2.3 贝叶斯概率理论基础第23-26页
    2.4 粒子群优化算法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粒子群算法描述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基本粒子群算法基本形式和算法流程图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粒子群优化算法中相关参数设置标准第29-30页
第三章 基于JPEG双量化效应的图像盲取证第30-44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0页
    3.2 JPEG格式灰度图像被篡改的数学模型第30-31页
    3.3 篡改图像中的双量化效应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3.4 JPEG双量化效应的图像盲取证算法第32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JPEG图像双重压缩中的“DQ效应”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根据贝叶斯定理提取篡改块的特征值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本章算法完整的流程图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第38-41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1-44页
第四章 基于改进DCT系数的JPEG篡改图像盲分离第44-56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4页
    4.2 真彩色类JPEG合成篡改图像的数学模型第44-45页
    4.3 真彩色类JPEG合成篡改图像盲分离算法方法设计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JPEG图像双重压缩中的“DQ效应”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基于改进DCT系数的JPEG图像盲检测算法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通过粒子群算法设定自适应阈值定位篡改区域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完整的算法流程图第49页
    4.4 仿真实验第49-55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5-56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6-58页
    5.1 论文工作总结第56页
    5.2 研究展望第56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4页
致谢第64-6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66-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谱特征的三维模型配准与相似性分析方法研究
下一篇:珠宝玉雕专业实训室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