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末“教育考察记”中的日本价值观教育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绪论 | 第6-11页 |
一、选题缘起 | 第6-7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7-9页 |
三、研究思路 | 第9页 |
四、创新与不足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:清末日本教育考察及“教育考察记”一览 | 第11-24页 |
第一节:清末国人东渡日本教育考察原因分析 | 第11-14页 |
一、危则思变 | 第12页 |
二、政策支持 | 第12-13页 |
三、取径尤易 | 第13-14页 |
第二节:“教育考察记”的形成及内容 | 第14-20页 |
一、“教育考察记”的形成 | 第14-16页 |
二、“教育考察记”的内容 | 第16-20页 |
第三节:“教育考察记”的主要特点 | 第20-24页 |
一、以诸国用,以图富强 | 第20-21页 |
二、内容丰富,全面详实 | 第21-22页 |
三、教育精神,深切关注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:“教育考察记”中的日本价值观及其践行之道 | 第24-41页 |
第一节:几种突出的日本价值观 | 第24-31页 |
一、忠君爱国,浸入民心 | 第24-27页 |
二、服劳耐苦,自立不倚 | 第27-29页 |
三、质健神毅,富国强兵 | 第29-31页 |
第二节:日本价值观教育的践行方法 | 第31-38页 |
一、“药到病除”:重视显性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| 第32-33页 |
二、“春风化雨”:强化隐性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| 第33-36页 |
三、趣字当头:行为养成从被动到自觉 | 第36-38页 |
第三节:日本价值观教育践行方法的特点 | 第38-41页 |
一、既有高度,又有梯度 | 第38-39页 |
二、灵活多变,不拘一格 | 第39-41页 |
第三章:“教育考察记”中日本价值观教育的时代意蕴 | 第41-50页 |
第一节:对清末教育改革的影响 | 第41-45页 |
一、丰富了近代学制的内容 | 第41-43页 |
二、促进了价值观教育形式的转变 | 第43-44页 |
三、引起了对价值观教育方法的重视 | 第44-45页 |
第二节:对当下中国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| 第45-50页 |
一、营造全民重视价值观教育的浓郁氛围 | 第45-46页 |
二、优化价值观教育内容 | 第46-47页 |
三、强化学生价值观实践内力 | 第47-48页 |
四、重视“边缘”学科建设 | 第48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6页 |
后记 | 第56-57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57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