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选题动机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3 研究目的 | 第10-12页 |
2 郭启农的生平 | 第12-20页 |
2.1 成长时期 | 第12-14页 |
2.2 成为专职编剧之后 | 第14-20页 |
3 郭启农创作现代戏剧目与韵白小剧的题材来源 | 第20-34页 |
3.1 郭启农创作现代戏剧目的题材来源 | 第20-32页 |
3.1.1 以真人真事为主、虚构故事为辅的题材 | 第20-27页 |
3.1.2 以虚构故事为主、真人真事为辅的题材 | 第27-32页 |
3.2 郭启农创作韵白小剧的题材来源 | 第32-34页 |
4 郭启农剧本的艺术特色 | 第34-54页 |
4.1 意料之外、情理之中的情节安排 | 第34-35页 |
4.2 戏剧人物的塑造 | 第35-45页 |
4.2.1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| 第35-37页 |
4.2.2 戏剧人物的行为和动作 | 第37-39页 |
4.2.3 刻画戏剧人物的技巧 | 第39-45页 |
4.3 剧本的语言特色 | 第45-51页 |
4.3.1 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| 第45-46页 |
4.3.2 人物语言的幽默感 | 第46-47页 |
4.3.3 浓郁的晋南方言味 | 第47-49页 |
4.3.4 对民歌、流行歌因素的借用 | 第49-51页 |
4.4 巧妙的舞台提示营造再创作空间 | 第51-54页 |
4.4.1 时间、地点及布景的提示 | 第51-53页 |
4.4.2 人物表情、动作的提示 | 第53-54页 |
5 郭启农对临猗眉户剧团等三个剧团的贡献及其剧作的影响 | 第54-56页 |
5.1 对临猗眉户剧团等三个剧团的贡献 | 第54-55页 |
5.2 对晋南人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结语 | 第56-58页 |
致谢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2页 |
附录 | 第62-68页 |
附录A 郭启农创作的戏曲剧本 | 第62-63页 |
附录B 演出剧目统计表 | 第63-64页 |
附录C 郭启农作品获奖情况 | 第64-65页 |
附录D 郭启农及临猗县眉户剧团荣获的奖章、奖杯 | 第65-67页 |
附录E 郭启农发表的文章 | 第67-6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