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中英文缩略词表 | 第9-10页 |
| 第1章 引言 | 第10-11页 |
|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| 第11-14页 |
| 2.1 研究对象 | 第11-12页 |
| 2.1.1 研究组 | 第11-12页 |
| 2.1.2 对照组 | 第12页 |
| 2.1.3 研究组与对照组基线特征比较 | 第12页 |
| 2.2 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| 2.2.1 血清CK测定 | 第12页 |
| 2.2.2 ALS神经功能缺损评估 | 第12-13页 |
| 2.2.3 统计学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第3章 结果 | 第14-17页 |
| 3.1 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清CK水平比较 | 第14页 |
| 3.2 不同性别ALS患者血清CK水平比较 | 第14页 |
| 3.3 不同年龄ALS患者血清CK水平比较 | 第14-15页 |
| 3.4 不同起病部位ALS患者的血清CK水平比较 | 第15页 |
| 3.5 不同病程ALS患者血清CK水平比较 | 第15-16页 |
| 3.6 不同病情ALS患者的血清CK水平比较 | 第16-17页 |
| 第4章 讨论 | 第17-23页 |
| 4.1 肌萎缩侧索硬化 | 第17-19页 |
| 4.2 肌酸激酶 | 第19-20页 |
| 4.3 ALS患者血清CK改变及相关因素和临床价值 | 第20-23页 |
|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23-24页 |
| 5.1 结论 | 第23页 |
| 5.2 展望 | 第23-24页 |
| 致谢 | 第24-2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5-27页 |
| 附录 | 第27-30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30-31页 |
| 综述 | 第31-3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4-3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