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| 第10页 |
1.2 研究问题与内容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1-12页 |
1.4 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文献回顾 | 第13-25页 |
2.1 营销战略 | 第13-16页 |
2.1.1 营销、营销战略及竞争战略 | 第13-14页 |
2.1.2 定位 | 第14-15页 |
2.1.3 差异化 | 第15-16页 |
2.2 旅游目的地营销 | 第16-21页 |
2.2.1 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 | 第17-18页 |
2.2.2 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研究 | 第18-19页 |
2.2.3 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 | 第19-20页 |
2.2.4 旅游目的地营销与信息技术 | 第20-21页 |
2.2.5 旅游目的地营销绩效评价研究 | 第21页 |
2.3 县域旅游及其特殊性 | 第21-25页 |
2.3.1 县域旅游研究 | 第22-23页 |
2.3.2 县域旅游的特殊性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县域旅游目的地差异化营销战略的“双向四步四维模式” | 第25-32页 |
3.1 县域旅游营销战略应秉持的理念系统 | 第25-27页 |
3.1.1 可持续发展理念 | 第25页 |
3.1.2 目的地差异化理念 | 第25-26页 |
3.1.3 整体营销理念 | 第26页 |
3.1.4 利益相关者共赢理念 | 第26页 |
3.1.5 投入高效化理念 | 第26-27页 |
3.2 县域旅游差异化营销战略的“双向四步四维模式” | 第27-31页 |
3.2.1 县域旅游目的地竞争优势塑造的一般框架 | 第27页 |
3.2.2 “双向四步四维模式”构建及要素分析 | 第27-31页 |
3.3 县域旅游目的地差异化营销战略的实现路径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县域旅游目的地营销战略规划:以连江县为例 | 第32-50页 |
4.1 扫描信息 | 第32-41页 |
4.1.1 连江县基本概况及旅游资源盘点 | 第32-33页 |
4.1.2 连江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| 第33-35页 |
4.1.3 连江县旅游环境分析 | 第35-36页 |
4.1.4 旅游消费者的人口学特征和消费者行为特征 | 第36-39页 |
4.1.5 连江县旅游的SWOT分析 | 第39-41页 |
4.2 体现差异 | 第41-48页 |
4.2.1 连江旅游STP战略 | 第41-43页 |
4.2.2 连江县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愿景、发展战略和目标 | 第43页 |
4.2.3 连江旅游发展总体布局 | 第43-44页 |
4.2.4 连江旅游的“属性—利益—价值”链 | 第44-46页 |
4.2.5 连江旅游品牌的形象定位 | 第46-47页 |
4.2.6 产业互动与联合协作 | 第47-48页 |
4.3 多元手段 | 第48-49页 |
4.3.1 设立旅游目的地管理组织 | 第48页 |
4.3.2 动力机制设计 | 第48-49页 |
4.4 评估成效 | 第49-50页 |
第五章 连江县域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 | 第50-57页 |
5.1 基于旅游目的与主题名片的网状结构产品系列 | 第50-52页 |
5.2 适时实施旅游产品价格转型 | 第52-53页 |
5.3 “一平台、两结合”渠道 | 第53-54页 |
5.4 推进目的地整合营销传播 | 第54-55页 |
5.5 系统实施消费者参与计划 | 第55-57页 |
结论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