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8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3-19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4-17页 |
1.1.2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| 第17-19页 |
1.2 基本概念界定 | 第19-22页 |
1.2.1 饭店 | 第19-20页 |
1.2.2 新生代员工 | 第20页 |
1.2.3 员工感知价值 | 第20页 |
1.2.4 组织承诺 | 第20-21页 |
1.2.5 离职意愿 | 第21页 |
1.2.6 家庭支持 | 第21-22页 |
1.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| 第22-23页 |
1.3.1 研究目的 | 第22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22-23页 |
1.4 主要创新点 | 第23-24页 |
1.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24-28页 |
1.5.1 研究方法 | 第24-25页 |
1.5.2 技术路线 | 第25-28页 |
第2章 基础理论与研究综述 | 第28-73页 |
2.1 主要基础理论 | 第28-37页 |
2.1.1 社会交换理论 | 第28-30页 |
2.1.2 感知价值理论 | 第30-34页 |
2.1.3 内部营销理论 | 第34-37页 |
2.2 新生代员工相关研究 | 第37-41页 |
2.2.1 新生代员工的概念研究 | 第37页 |
2.2.2 新生代员工的特征研究 | 第37-39页 |
2.2.3 新生代员工离职研究 | 第39-41页 |
2.3 员工感知价值相关研究 | 第41-52页 |
2.3.1 工作价值观研究 | 第41-47页 |
2.3.2 员工感知价值研究 | 第47-52页 |
2.4 员工离职意愿相关研究 | 第52-70页 |
2.4.1 离职意愿的概念研究 | 第52页 |
2.4.2 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| 第52-56页 |
2.4.3 离职意愿的理论模型研究 | 第56-62页 |
2.4.4 饭店员工离职研究 | 第62-70页 |
2.5 研究述评 | 第70-73页 |
2.5.1 已有研究的贡献 | 第70-71页 |
2.5.2 存在的研究机会 | 第71-72页 |
2.5.3 本文的研究视角 | 第72-73页 |
第3章 饭店新生代员工感知价值的结构维度与测量量表 | 第73-117页 |
3.1 饭店新生代员工感知价值的内涵 | 第73-75页 |
3.1.1 饭店新生代员工感知价值的界定 | 第73-74页 |
3.1.2 相关概念辨析 | 第74-75页 |
3.2 饭店新生代员工感知价值的概念模型构建 | 第75-81页 |
3.2.1 感知利得构面的构成维度 | 第76-77页 |
3.2.2 感知利失构面的构成维度 | 第77-79页 |
3.2.3 饭店新生代员工感知价值的概念模型 | 第79-81页 |
3.3 饭店新生代员工感知价值量表的开发与验证 | 第81-115页 |
3.3.1 饭店新生代员工感知价值维度的初步确定 | 第81-82页 |
3.3.2 饭店新生代员工感知价值测量项目的收集 | 第82-85页 |
3.3.3 确定初试问卷题项 | 第85-89页 |
3.3.4 预试与量表修正 | 第89-95页 |
3.3.5 正式施测与数据收集 | 第95-97页 |
3.3.6 数据分析结果 | 第97-11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115-117页 |
第4章 饭店新生代员工感知价值的差异比较 | 第117-141页 |
4.1 研究目的与假设 | 第119页 |
4.2 研究方法 | 第119-120页 |
4.2.1 研究对象 | 第119页 |
4.2.2 统计分析方法 | 第119-120页 |
4.3 结果 | 第120-139页 |
4.3.1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饭店新生代员工感知价值差异比较 | 第120-126页 |
4.3.2 不同组织特征的饭店新生代员工感知价值差异比较 | 第126-139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139-141页 |
第5章 饭店新生代员工感知价值对离职意愿的影响机制 | 第141-175页 |
5.1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| 第142-151页 |
5.1.1 研究模型的构建思路 | 第142-143页 |
5.1.2 研究模型框架 | 第143-144页 |
5.1.3 研究假设 | 第144-151页 |
5.2 研究方法 | 第151-153页 |
5.2.1 研究对象 | 第151页 |
5.2.2 变量测量 | 第151-152页 |
5.2.3 统计分析方法 | 第152-153页 |
5.3 数据分析与结果 | 第153-173页 |
5.3.1 因子分析 | 第153-157页 |
5.3.2 相关分析 | 第157-158页 |
5.3.3 回归分析与结构方程路径分析 | 第158-173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173-175页 |
第6章感知价值视角的饭店新生代员工离职防控的管理策略 | 第175-221页 |
6.1 员工感知价值对饭店人力保持优势的作用机理 | 第176-179页 |
6.2 基于感知价值优化的饭店新生代员工离职防控的管理流程 | 第179-199页 |
6.2.1 评估员工感知价值 | 第180-189页 |
6.2.2 创造员工感知价值 | 第189-194页 |
6.2.3 传递员工感知价值 | 第194-199页 |
6.3 基于感知价值优化的饭店新生代员工离职防控的对策 | 第199-219页 |
6.3.1 树立整体感知价值的离职防控理念 | 第199-200页 |
6.3.2 科学评估饭店新生代员工感知价值 | 第200-201页 |
6.3.3 全面创造饭店新生代员工感知价值 | 第201-214页 |
6.3.4 高效传递饭店新生代员工感知价值 | 第214-216页 |
6.3.5 实施家庭友好政策以争取家庭支持 | 第216-217页 |
6.3.6 重视员工人口和组织特征变量影响 | 第217-219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219-221页 |
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221-234页 |
7.1 研究结论与讨论 | 第221-230页 |
7.1.1 探索饭店新生代员工感知价值的结构维度与量表 | 第222-224页 |
7.1.2 比较不同人口与组织变量的饭店新生代员工感知价值的差异 | 第224-227页 |
7.1.3 构建饭店新生代员工感知价值对离职意愿的影响机制模型 | 第227-229页 |
7.1.4 提出饭店新生代员工离职防控的管理策略 | 第229-230页 |
7.2 主要研究贡献 | 第230-231页 |
7.2.1 理论贡献 | 第230-231页 |
7.2.2 实践贡献 | 第231页 |
7.3 研究局限与展望 | 第231-234页 |
7.3.1 研究局限 | 第231-232页 |
7.3.2 研究展望 | 第232-2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34-250页 |
致谢 | 第250-252页 |
附录 | 第252-257页 |
附录A访谈提纲 | 第252-253页 |
附录B正式调查问卷 | 第253-257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2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