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变暖对北大西洋气候变率的影响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2-26页 |
1.1 北大西洋概述 | 第12-13页 |
1.2 北大西洋三极子 | 第13-15页 |
1.3 北大西洋海气耦合 | 第15-17页 |
1.4 热带大西洋经向模态 | 第17-18页 |
1.5 全球变暖 | 第18-20页 |
1.6 关键科学问题及拟解决内容 | 第20-22页 |
本章附图 | 第22-26页 |
第二章 数值模式和分析方法 | 第26-32页 |
2.1 FOAM模式简介 | 第26-27页 |
2.1.1 模式介绍 | 第26页 |
2.1.2 Ctrl实验 | 第26页 |
2.1.3 2CO_2实验 | 第26-27页 |
2.1.4 PB实验 | 第27页 |
2.1.5 PC实验 | 第27页 |
2.2 GFDL CM2.1模式简介 | 第27-28页 |
2.2.1 模式介绍 | 第27-28页 |
2.2.2 POGA实验 | 第28页 |
2.3 IPCC模式简介 | 第28-29页 |
2.4 观测和再分析数据 | 第29页 |
2.5 统计方法简介 | 第29-32页 |
2.5.1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(EOF) | 第29-30页 |
2.5.2 季节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(SEOF) | 第30页 |
2.5.3 最大协方差方法(MCA) | 第30-31页 |
2.5.4 回归分析法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全球变暖对北大西洋三极子年代际变率的影响 | 第32-67页 |
3.1 FOAM模式评估 | 第33-35页 |
3.1.1 气候态的模拟 | 第33-34页 |
3.1.2 NAT的模拟 | 第34-35页 |
3.2 全球变暖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3.2.1 气候态的改变 | 第35-36页 |
3.2.2 NAT的改变 | 第36-37页 |
3.3 NAT形成机制 | 第37-42页 |
3.3.1 热收支分析 | 第37-39页 |
3.3.2 海洋动力过程 | 第39-41页 |
3.3.3 海气耦合过程 | 第41-42页 |
3.4 全球变暖对ROSSBY波和海气耦合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3.4.1 Rossby波的改变 | 第42-43页 |
3.4.2 海气耦合的改变 | 第43-44页 |
3.5 小结与讨论 | 第44-46页 |
本章附图 | 第46-67页 |
第四章 二十世纪北大西洋海气耦合的变化 | 第67-89页 |
4.1 北大西洋海气耦合 | 第68-70页 |
4.2 20世纪海气耦合的变化 | 第70-71页 |
4.3 可能的机制 | 第71-73页 |
4.3.1 风暴轴的加强 | 第71-72页 |
4.3.2 NAH的加强 | 第72-73页 |
4.4 小结与讨论 | 第73-76页 |
本章附图 | 第76-89页 |
第五章 热带北大西洋的ENSO强迫与内部变率 | 第89-128页 |
5.1 POGA气候态的模拟 | 第90-93页 |
5.1.1 POGA实验补充说明 | 第90-91页 |
5.1.2 气候态的模拟 | 第91-93页 |
5.2 NTAM | 第93-99页 |
5.2.1 研究方法 | 第93页 |
5.2.2 NTAM的ENSO强迫与内部变率 | 第93-97页 |
5.2.3 NTAM与Atlantic Nino | 第97-99页 |
5.3 异常区域的研究 | 第99-104页 |
5.3.1 热带大西洋西部海域的异常 | 第99-100页 |
5.3.2 赤道以北海域的异常 | 第100-104页 |
5.4 小结与讨论 | 第104-107页 |
本章附图 | 第107-128页 |
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| 第128-132页 |
6.1 文章主要结论 | 第128-130页 |
6.2 论文的不足以及下一步工作 | 第130-1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2-151页 |
致谢 | 第151-152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52页 |
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52页 |
其他完成的学术论文 | 第1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