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业余体育运动中暴力侵权的基本特征 | 第11-16页 |
第一节 侵权者主观意图难以判定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侵权行为具有强力性和应受规则约束性 | 第12-13页 |
第三节 侵权结果多为严重的人身损害 | 第13-14页 |
第四节 行为主体多为非专业的运动参加者 | 第14页 |
第五节 侵权责任承担者多样化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业余体育运动中暴力侵权的法律问题及成因分析 | 第16-25页 |
第一节 归责原则的适用不当 | 第16-19页 |
一、过错原则遭忽视 | 第16-17页 |
二、公平原则有异议 | 第17页 |
三、缺乏针对性成归责原则适用不当的主要原因 | 第17-19页 |
第二节 自甘风险抗辩事由的适用存在困境 | 第19-22页 |
一、我国自甘风险抗辩事由之适用存在的缺陷 | 第20-21页 |
二、缺少“移植土壤”是自甘风险抗辩事由适用存缺陷的根本原因 | 第21-22页 |
第三节 责任主体的认定存在争议 | 第22-25页 |
一、监护人作为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 | 第22-23页 |
二、学校作为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 | 第23-24页 |
三、多项原因造成责任主体认定困难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我国业余体育运动中暴力侵权法律问题的解决对策 | 第25-32页 |
第一节 侵权责任判定的完善 | 第25-28页 |
一、明确过错认定的具体标准 | 第25-26页 |
二、严格公平原则的适用条件 | 第26-27页 |
三、明确风险的不同分类 | 第27-28页 |
第二节 合理确定责任承担的主体 | 第28-29页 |
一、监护人的责任需要解释 | 第28页 |
二、学校的责任需要限定 | 第28-29页 |
第三节 体育保险制度的普及 | 第29-32页 |
一、推广保险的购买 | 第30页 |
二、提高赔偿数额 | 第30-31页 |
三、加强制度间的衔接 | 第31-32页 |
结语 | 第32-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3-35页 |
致谢 | 第35-36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3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