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1.1 生物电化学系统 | 第10-15页 |
1.1.1 生物电化学系统的研究背景和进展 | 第11-13页 |
1.1.2 生物电化学系统的环境学功能 | 第13页 |
1.1.3 生物电化学系统微生物群落 | 第13-15页 |
1.2 硫、氮循环与功能微生物 | 第15-17页 |
1.2.1 硫循环与功能微生物的关系 | 第15-16页 |
1.2.2 氮循环与功能微生物的关系 | 第16-17页 |
1.3 微生物群落研究方法 | 第17-20页 |
1.3.1 传统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3.2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宏基因组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3.3 生物信息分析方法 | 第19-20页 |
1.4 研究目的和内容 | 第20-22页 |
1.4.1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0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1.4.3 技术路线 | 第21-22页 |
第2章 硫酸盐去除的生物电化学系统在不同p H下的微生物群落响应 | 第22-40页 |
2.1 引言 | 第22页 |
2.2 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22-28页 |
2.2.1 生物电化学系统的构建和DNA提取 | 第22-23页 |
2.2.2 细菌 16S r RNA扩增和高通量测序 | 第23-24页 |
2.2.3 焦磷酸测序数据处理 | 第24-27页 |
2.2.4 统计分析 | 第27-28页 |
2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28-39页 |
2.3.1 生物电化学系统对硫酸盐去除的提高 | 第28页 |
2.3.2 焦磷酸测序数据信息 | 第28-29页 |
2.3.3 细菌群落的 α-多样性和 β-多样性 | 第29-31页 |
2.3.4 细菌种属分布 | 第31-35页 |
2.3.5 主要OTUs的特征 | 第35-3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3章 硝酸盐去除生物电化学系统在不同外阻下的微生物群落响应 | 第40-50页 |
3.1 引言 | 第40-41页 |
3.2 材料和方法 | 第41-42页 |
3.2.1 MFC的构建和运行 | 第41页 |
3.2.2 分析与计算 | 第41-42页 |
3.2.3 样品制备和DNA提取 | 第42页 |
3.2.4 焦磷酸测序数据生物信息分析 | 第42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2-49页 |
3.3.1 焦磷酸测序基本信息 | 第44-45页 |
3.3.2 群落的种属分布 | 第45-46页 |
3.3.3 主要OTUs及其与自养反硝化关系 | 第46-4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4章 铵态氮在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去除及微生物群落响应 | 第50-62页 |
4.1 引言 | 第50页 |
4.2 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50-52页 |
4.2.1 生物电化学系统的搭建和运行 | 第50-51页 |
4.2.2 分析与计算 | 第51页 |
4.2.3 样品制备和DNA提取 | 第51页 |
4.2.4 焦磷酸测序数据生物信息分析 | 第51-52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2-60页 |
4.3.1 生物电化学系统的周期产能和铵态氮去除 | 第52-53页 |
4.3.2 生物电化学系统电化学性能测定 | 第53-56页 |
4.3.3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| 第56-57页 |
4.3.4 群落组成分析 | 第57-59页 |
4.3.5 主要OTUs及其潜在环境学功能 | 第59-60页 |
4.4 本章小节 | 第60-62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
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目录 | 第80-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