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注释表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3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4-17页 |
1.1.1 调速系统发展简介 | 第14-15页 |
1.1.2 交流调速系统技术基础 | 第15页 |
1.1.3 现代调速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2 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1.3 最小时间控制法研究现状 | 第19-21页 |
1.4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与控制策略 | 第23-31页 |
2.1 引言 | 第23页 |
2.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| 第23-24页 |
2.3 矢量控制原理与空间电压矢量调制策略 | 第24-30页 |
2.3.1 矢量控制原理 | 第24-25页 |
2.3.2 空间电压矢量调制策略 | 第25-28页 |
2.3.3 SVPWM与SPWM比较 | 第28-3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调速系统稳定域求解优化与参数设计 | 第31-45页 |
3.1 引言 | 第31页 |
3.2 耦合项对电流环稳定性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3.3 电流环稳定性分析与优化 | 第33-35页 |
3.4 转速环稳定性分析与优化 | 第35-37页 |
3.5 仿真验证 | 第37-42页 |
3.5.1 电流环仿真验证 | 第37-40页 |
3.5.2 转速环仿真验证 | 第40-41页 |
3.5.3 系统仿真波形 | 第41-42页 |
3.6 母线电压突变对系统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基于改进型最小时间控制法提高转速快速性 | 第45-54页 |
4.1 引言 | 第45页 |
4.2 改进型最小时间控制法提出 | 第45-51页 |
4.2.1 改进型最小时间控制概念 | 第45-48页 |
4.2.2 负载转矩观测器设计 | 第48-49页 |
4.2.3 改进型最小时间控制法与PI控制对比分析 | 第49-51页 |
4.3 改进型最小时间控制仿真 | 第51-5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五章 永磁同步矢量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 | 第54-64页 |
5.1 引言 | 第54页 |
5.2 功率电路硬件设计 | 第54-55页 |
5.3 控制电路硬件设计 | 第55-60页 |
5.3.1 辅助电源模块 | 第55页 |
5.3.2 DSP及外围电路模块 | 第55-56页 |
5.3.3 IGBT驱动及驱动保护 | 第56-57页 |
5.3.4 传感器选型与调理电路设计 | 第57-59页 |
5.3.5 DA显示 | 第59-60页 |
5.3.6 硬件平台总图 | 第60页 |
5.4 软件设计主要流程图 | 第60-61页 |
5.5 软件编程标幺化实现 | 第61-63页 |
5.5.1 基准值 | 第62页 |
5.5.2 控制器标幺化 | 第62-63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六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64-73页 |
6.1 引言 | 第64页 |
6.2 双闭环调速系统调试与实验波形 | 第64-70页 |
6.2.1 初始角检测与SVPWM的实现 | 第64-67页 |
6.2.2 空载与负载实验 | 第67页 |
6.2.3 给定转速突变与负载突变 | 第67-69页 |
6.2.4 母线电压突变 | 第69-70页 |
6.3 改进型最小时间控制器实验分析 | 第70-72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3-74页 |
7.1 全文总结 | 第73页 |
7.2 进一步工作展望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