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针灸对闭经寒凝血瘀证卵巢子宫动脉血流及性激素的影响
| 缩略语表 | 第5-6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前言 | 第9-10页 |
| 综述 | 第10-18页 |
| 一、现代医学对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的认识 | 第10-13页 |
| 1.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的概念 | 第10页 |
| 2.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| 第10-11页 |
| 3.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的西医治疗 | 第11-13页 |
| 二、祖国医学对闭经的认识 | 第13-18页 |
| 1.闭经的概述 | 第13页 |
| 2.闭经的病因病机 | 第13-14页 |
| 3.闭经的中医治疗 | 第14-18页 |
| 临床研究 | 第18-22页 |
| 一、临床资料 | 第18页 |
| 二、诊断标准 | 第18页 |
| 1.中医诊断标准 | 第18页 |
| 2.西医诊断标准 | 第18页 |
| 三、纳入、排除标准 | 第18-19页 |
| 1.纳入标准 | 第18-19页 |
| 2.排除标准 | 第19页 |
| 四、治疗方法 | 第19-20页 |
| 五、观测指标 | 第20-21页 |
| 六、疗效判定标准 | 第21页 |
| 七、统计学处理 | 第21-22页 |
| 研究结果 | 第22-29页 |
| 讨论 | 第29-35页 |
| 一、闭经的发病机制 | 第29-30页 |
| 1.现代医学对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发病机制的认识 | 第29页 |
| 2.祖国医学对闭经寒凝血瘀证发病机制的认识 | 第29-30页 |
| 二、温针灸对闭经寒凝血瘀证的治疗作用 | 第30-32页 |
| 三、温针灸及头穴针刺对闭经寒凝血瘀证性激素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| 四、温针灸对闭经寒凝血瘀证卵巢子宫动脉血流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| 结论 | 第35-36页 |
| 致谢 | 第36-3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7-40页 |
| 附表 | 第40-41页 |
| 附图 | 第41-45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