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市场论文

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价值评估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并购协同效应的内涵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并购协同效应的影响因素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并购协同效应的评价方法第12-14页
    1.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第14-15页
    1.4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第15-17页
第2章 并购协同效应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第17-26页
    2.1 传统并购协同效应的评估模型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内部计算模型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外部计算模型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实证计量模型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传统并购协同效应评估模型的局限性第18-19页
    2.2 实物期权基础理论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物期权理论在资产评估中的应用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物期权方法适用性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实物期权的定价模型第21-22页
    2.3 指标权重确定的主要方法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专家评分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主成分分析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层次分析法第24-25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5-26页
第3章 并购协同效应价值评估模型构建第26-40页
    3.1 并购协同效应评估模型框架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确定静态协同效应价值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确定动态协同效应价值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引入反映并购协同效应影响因素的调整系数第29-30页
    3.2 静态协同效应价值评估要点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协同效应现金流来源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税后净营业利润增长率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折现率的确定第35页
    3.3 评估调整系数构建要点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并购协同效应的影响因素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评估调整系数确定方法第39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9-40页
第4章 并购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及调整系数确定第40-49页
    4.1 实证研究设计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样本和数据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变量与模型第41-44页
    4.2 实证研究结果第44-46页
    4.3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重要性打分原则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层次分析结果第47-48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5章 案例分析第49-66页
    5.1 并购案例简介第49-50页
    5.2 并购协同效应价值评估第50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静态协同效应价值评估第50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动态协同效应价值评估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调整系数确定第63-65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65-66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6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72-73页
致谢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肉桂酰胺衍生物对胆碱酯酶作用的构效关系研究
下一篇:预水解强度对相思木木素乙醇提取影响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