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结构论文--混凝土结构、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--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--柱论文

钢筋混凝土柱两尺度数值模拟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第10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混凝土细观数值模拟研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混凝土结构多尺度研究第15-17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内容第17-18页
第2章 混凝土细观随机骨料模型的建立第18-31页
    2.1 混凝土骨料级配第18-21页
    2.2 随机数第21-22页
    2.3 骨料形状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圆形骨料生成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多边形骨料生成第24-25页
    2.4 有限元计算环境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计算软件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计算理论第26-28页
    2.5 有限元网格划分第28-30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3章 混凝土细观尺度数值模拟第31-40页
    3.1 细观组分本构关系第31-33页
    3.2 材料参数取值第33-35页
    3.3 混凝土细观参数敏感性分析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骨料位置的影响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骨料形状的影响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界面层的影响第37-39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9-40页
第4章 钢筋混凝土柱两尺度建模第40-58页
    4.1 纤维梁建模第40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纤维梁理论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纤维材料本构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纤维钢筋混凝土建模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纤维钢筋混凝土单元划分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纤维材料子程序第48-49页
    4.2 实体单元建模第49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体混凝土本构第52-56页
    4.3 两尺度模型界面连接第56-57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7-58页
第5章 钢筋混凝土柱两尺度实例分析第58-68页
    5.1 试验概况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试验试件概况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试验加载制度第58-59页
    5.2 动力放大因子第59页
    5.3 模型及参数取值第59-60页
    5.4 计算结果第60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滞回曲线对比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峰值荷载对比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计算应力及损伤对比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计算位移对比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5 计算耗时对比第65页
    5.5 数值两尺度模拟第65-67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67-68页
结论与展望第68-71页
    结论第68-70页
    展望第70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6页
致谢第76-77页
附录A (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)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视觉心理学的休闲广场照明光环境研究与设计
下一篇:黄麻纤维束的力学性能及其与水泥基体的粘结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