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注水油田调研分析 | 第11-14页 |
1.2.1 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 | 第11-13页 |
1.2.2 江苏油田 | 第13页 |
1.2.3 吉林油田扶余采油厂 | 第13-14页 |
1.3 国内外注水设备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4-17页 |
1.3.1 我国注水设备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.2 国外注水设备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4 课题研究目标、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17-19页 |
1.4.1 研究目标 | 第17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4.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节能注水增压装置的方案设计研究 | 第19-28页 |
2.1 节能注水增压装置工作原理分析 | 第19页 |
2.2 节能注水增压装置整体方案设计 | 第19-21页 |
2.3 装置主要技术参数计算 | 第21-23页 |
2.3.1 设计要求 | 第21页 |
2.3.2 参数计算 | 第21-23页 |
2.4 机械式换向阀方案设计 | 第23-24页 |
2.5 双作用柱塞增压泵方案设计 | 第24-25页 |
2.6 结构建模设计 | 第25-26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机械式换向阀的结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| 第28-43页 |
3.1 阀芯的设计和计算 | 第28-33页 |
3.1.1 阀芯结构设计 | 第28-29页 |
3.1.2 阀芯通流面积计算 | 第29-31页 |
3.1.3 阀芯摩擦转矩计算 | 第31-33页 |
3.2 其他部件的设计 | 第33-36页 |
3.2.1 阀体厚度计算 | 第33-34页 |
3.2.2 传动轴初步设计 | 第34-35页 |
3.2.3 循环油箱的初步设计 | 第35页 |
3.2.4 端盖设计 | 第35-36页 |
3.3 密封件和其他零件的选用 | 第36-38页 |
3.3.1 密封件的选用 | 第36-37页 |
3.3.2 伺服电机的选用 | 第37-38页 |
3.3.3 联轴器的选用 | 第38页 |
3.4 关键部件的有限元分析 | 第38-41页 |
3.4.1 端盖的有限元分析 | 第39页 |
3.4.2 阀体的有限元分析 | 第39-40页 |
3.4.3 传动轴的有限元分析 | 第40-41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四章 机械式换向阀内部流场数值模拟分析 | 第43-52页 |
4.1 流体动力学基础和FLUENT软件概述 | 第43-45页 |
4.1.1 流体动力学基础 | 第43-44页 |
4.1.2 FLUENT软件基本介绍 | 第44-45页 |
4.2 机械式换向阀内部流场分析和阀芯槽口形状的确定 | 第45-51页 |
4.2.1 内部压力场分析 | 第47-49页 |
4.2.2 内部速度场分析 | 第49-51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五章 双作用柱塞增压泵的结构设计与动态仿真分析 | 第52-72页 |
5.1 主要部件的结构设计 | 第52-57页 |
5.1.1 缸盖结构设计 | 第52-54页 |
5.1.2 缸筒结构设计 | 第54-56页 |
5.1.3 缸筒-缸盖的连接计算 | 第56-57页 |
5.2 密封设计及性能研究 | 第57-62页 |
5.2.1 密封设计 | 第57-60页 |
5.2.2 密封性能理论研究 | 第60-62页 |
5.3 关键部件的有限元分析 | 第62-64页 |
5.3.1 缸筒的有限元分析 | 第62-63页 |
5.3.2 缸盖的有限元分析 | 第63-64页 |
5.4 液压系统建模与动态特性仿真 | 第64-70页 |
5.4.1 液压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 | 第64-65页 |
5.4.2 AMESim软件的特点和仿真优势 | 第65页 |
5.4.3 建立液压缸的数学模型 | 第65-67页 |
5.4.4 液压系统建模和仿真分析 | 第67-69页 |
5.4.5 仿真结果分析 | 第69-70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第六章 整机加工和室内试验 | 第72-77页 |
6.1 整机加工制造 | 第72-74页 |
6.1.1 主要零部件加工 | 第72-73页 |
6.1.2 整机装配 | 第73-74页 |
6.2 室内压力试验 | 第74-75页 |
6.2.1 试验前期准备 | 第74-75页 |
6.2.2 压力试验 | 第75页 |
6.3 静摩擦试验 | 第75-77页 |
结论及展望 | 第77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| 第83-84页 |
致谢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