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目录 | 第5-7页 |
引言 | 第7-17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7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7-14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4-16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6页 |
·小结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森林健康预警基本理论 | 第17-29页 |
·森林健康理论 | 第17-21页 |
·森林健康理论的提出 | 第17-18页 |
·森林健康的特征 | 第18-19页 |
·森林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19-20页 |
·森林健康的诊断与免疫 | 第20-21页 |
·森林健康预警理论 | 第21-26页 |
·森林健康预警的概念 | 第22-23页 |
·森林健康预警的含义 | 第23页 |
·森林健康预警的内容 | 第23-24页 |
·森林健康预警的流程 | 第24-26页 |
·粗糙集理论 | 第26-28页 |
·粗糙集理论中的知识表示 | 第26-27页 |
·知识约简原理 | 第27-28页 |
·知识属性重要度的计算方法 | 第28页 |
·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森林健康预警系统的构建 | 第29-35页 |
·森林健康预警系统的目标 | 第29页 |
·森林健康预警系统的构建思路 | 第29-31页 |
·森林健康预警系统的结构 | 第31-32页 |
·森林健康预警诊断子系统 | 第32-33页 |
·森林健康预警调控子系统 | 第33页 |
·系统运行机制 | 第33-34页 |
·预警诊断子系统运行机制 | 第33页 |
·预警调控子系统运行机制 | 第33-34页 |
·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四章 基于粗糙集的森林健康预警诊断分析 | 第35-42页 |
·森林健康预警指标体系 | 第35-37页 |
·森林健康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| 第35页 |
·预警指标体系框架 | 第35-37页 |
·预警指标警限的确定 | 第37页 |
·森林健康预警计算方法 | 第37-40页 |
·传统的预警方法 | 第38-39页 |
·基于粗糙集的预警模型 | 第39-40页 |
·森林健康预警系统警情诊断 | 第40-41页 |
·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五章 北京山区森林健康预警诊断研究 | 第42-55页 |
·研究区现状 | 第42-43页 |
·基础数据来源 | 第43-44页 |
·预警信息系统的建立 | 第44-46页 |
·预警指标的约简 | 第46-48页 |
·预警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48-49页 |
·警情预报 | 第49-54页 |
·单指标警情预报 | 第49-51页 |
·综合警情预报 | 第51-54页 |
·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六章 粗糙集结合BP神经网络在森林健康预测中的应用 | 第55-61页 |
·粗糙集结合BP神经网络的森林健康预测模型的构建 | 第55-57页 |
·输入数据预处理 | 第55页 |
·构造网络输入层和输出层 | 第55-57页 |
·构造网络隐含层 | 第57页 |
·选择训练函数 | 第57页 |
·实验模拟与结果分析 | 第57-60页 |
·实验模拟 | 第57-58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58-60页 |
·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七章 北京山区森林健康调控措施 | 第61-65页 |
·专家库的建立 | 第61-62页 |
·预警管理系统的建立 | 第62-63页 |
·小结 | 第63-65页 |
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·结论 | 第65页 |
·创新点 | 第65页 |
·不足点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0页 |
个人简介 | 第70-71页 |
导师简介 | 第71-72页 |
获得成果目录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