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 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 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27页 | 
| 1.1 光催化研究背景及光催化原理 | 第10-12页 | 
| 1.1.1 光催化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 
| 1.1.2 光催化原理 | 第11-12页 | 
| 1.2 二氧化钛的改性 | 第12-18页 | 
| 1.2.1 电子助剂表面负载 | 第12-14页 | 
| 1.2.2 染料敏化 | 第14页 | 
| 1.2.3 金属或非金属掺杂 | 第14-16页 | 
| 1.2.4 半导体复合 | 第16-17页 | 
| 1.2.5 碳材料改性 | 第17-18页 | 
| 1.3 石墨烯基TiO_2光催化材料研究现状 | 第18-25页 | 
| 1.3.1 石墨烯及其功能化 | 第18-23页 | 
| 1.3.1.1 贵金属纳米粒子功能化石墨烯 | 第19页 | 
| 1.3.1.2 非金属元素掺杂石墨烯 | 第19-20页 | 
| 1.3.1.3 非共价键功能化石墨烯 | 第20-21页 | 
| 1.3.1.4 共价键功能化石墨烯 | 第21-23页 | 
| 1.3.2 石墨烯-TiO_2复合光催化材料 | 第23-24页 | 
| 1.3.3 功能化石墨烯-半导体复合光催化材料 | 第24-25页 | 
| 1.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| 第25-27页 | 
| 第2章 Fe(III)和rGO双电子助剂协同作用增强TiO_2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| 第27-47页 | 
| 2.1 引言 | 第27-28页 | 
| 2.2 实验部分 | 第28-31页 | 
| 2.2.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| 第28-29页 | 
| 2.2.2 TiO_2前驱体的制备 | 第29页 | 
| 2.2.3 Fe(III)/TiO_2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 | 第29-30页 | 
| 2.2.4 rGO/TiO_2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 | 第30页 | 
| 2.2.5 Fe(III)/rGO-TiO_2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 | 第30页 | 
| 2.2.6 材料表征 | 第30-31页 | 
| 2.2.7 光催化性能测试 | 第31页 | 
| 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1-46页 | 
| 2.3.1 形貌和相结构分析 | 第31-34页 | 
| 2.3.2 FTIR光谱分析 | 第34-35页 | 
| 2.3.3 Raman光谱分析 | 第35-37页 | 
| 2.3.4 紫外-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 | 第37-38页 | 
| 2.3.5 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分析 | 第38-41页 | 
| 2.3.6 光催化性能与机理分析 | 第41-45页 | 
| 2.3.7 Fe(III)和rGO双电子助剂的协同作用 | 第45-46页 | 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 
| 第3章 胺功能化石墨烯-TiO_2复合光催化剂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选择性降解研究 | 第47-68页 | 
| 3.1 引言 | 第47-48页 | 
| 3.2 实验部分 | 第48-51页 | 
| 3.2.1 氧化石墨烯和TiO_2前驱体的制备 | 第48页 | 
| 3.2.2 rGO/TiO_2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 | 第48-49页 | 
| 3.2.3 RNH_2(x)-rGO/TiO_2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 | 第49-50页 | 
| 3.2.4 样品表征 | 第50页 | 
| 3.2.5 光催化性能测试 | 第50-51页 | 
| 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1-66页 | 
| 3.3.1 形貌和相结构分析 | 第51-52页 | 
| 3.3.2 FTIR光谱分析 | 第52-54页 | 
| 3.3.3 Raman光谱分析 | 第54-55页 | 
| 3.3.4 紫外-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 | 第55-56页 | 
| 3.3.5 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分析 | 第56-57页 | 
| 3.3.6 PhNH_2-rGO/TiO_2对偶氮染料的选择性降解性能研究 | 第57-64页 | 
| 3.3.7 PhNH_2-rGO/TiO_2对偶氮染料的选择性降解机理分析 | 第64-66页 | 
| 3.4 本章小结 | 第66-68页 | 
| 第4章 结论 | 第68-69页 | 
| 致谢 | 第69-70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70-80页 | 
|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