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冲突的合作—对城管与摊贩关系的再思考
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导论 | 第10-20页 |
一、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(一) 研究目的 | 第10-11页 |
(二)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(一)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(二)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(三) 文献述评 | 第13-14页 |
三、研究内容与主要观点 | 第14页 |
(一) 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(二) 主要观点 | 第14页 |
四、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4-17页 |
五、创新之处与不足 | 第17-18页 |
六、主要概念与理论基础 | 第18-20页 |
(一) 主要概念 | 第18页 |
(二) 理论基础 | 第18-20页 |
第一章 城管与摊贩冲突的社会景观 | 第20-32页 |
一、城管与摊贩冲突的事实 | 第20-22页 |
二、城管与摊贩冲突的表现 | 第22-23页 |
三、城管与摊贩冲突的特点 | 第23-26页 |
(一) 多发性 | 第23-24页 |
(二) 暴力性 | 第24页 |
(三) 反复性 | 第24-25页 |
(四) 顽固性 | 第25-26页 |
四、多元参与者使冲突景观高度显现 | 第26-32页 |
(一) 摊贩占据“道德制高点” | 第26-27页 |
(二) 媒体制造“眼球效应” | 第27-29页 |
(三) 城管陷入“塔西佗陷阱” | 第29-30页 |
(四) 行人盲目“推波助澜” | 第30-32页 |
第二章 城管与摊贩的合作 | 第32-39页 |
一、城管与摊贩合作的内涵 | 第32-34页 |
(一) 城管与摊贩合作的定义 | 第32-33页 |
(二) 城管与摊贩合作的表现 | 第33-34页 |
二、城管与摊贩合作的性质 | 第34-37页 |
(一) 被动合作 | 第34-35页 |
(二) 主动合作 | 第35-37页 |
三、城管与摊贩合作的程度 | 第37-39页 |
(一) “敌进我退”式低级合作 | 第37页 |
(二) “心照不宣”式高级合作 | 第37-39页 |
第三章 城管与摊贩合作的行动逻辑 | 第39-47页 |
一、自由裁量权的活动空间 | 第39-40页 |
(一) “自由”的尴尬 | 第39页 |
(二) “自由”的艺术 | 第39-40页 |
二、底层人群的相互体谅 | 第40-42页 |
(一) 双方换位思考 | 第41页 |
(二) 彼此留有退路 | 第41-42页 |
三、博弈均衡下的必然选择 | 第42-45页 |
(一) 善待对方即善待自己 | 第42-43页 |
(二) “埃里克森假说” | 第43-44页 |
(三) 非正式规范形成的秩序 | 第44-45页 |
四、对生存前景的预期 | 第45-47页 |
(一) 共同的目标导向 | 第45-46页 |
(二) 未来的现实影响 | 第46-47页 |
第四章 关于改善城管与摊贩关系的建议 | 第47-51页 |
一、完善立法是改善城管与摊贩关系的根本措施 | 第47-48页 |
二、大力强化城管与摊贩积极的合作关系 | 第48-49页 |
三、消除城管不作为式“假性合作” | 第49-51页 |
结语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6页 |
附录:访谈提纲 | 第56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