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
1.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课题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| 第12-13页 |
1.3 本论文主要贡献与创新 | 第13-14页 |
1.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FMCW安防雷达原理和毫米波前端系统设计 | 第15-32页 |
2.1 FMCW雷达工作原理简介 | 第15-18页 |
2.2 安防雷达收发机常用结构 | 第18-20页 |
2.2.1 发射机结构 | 第18-19页 |
2.2.2 接收机结构 | 第19-20页 |
2.3 FMCW安防雷达整机系统基本参数简介 | 第20-23页 |
2.3.1 发射机输出功率 | 第21-22页 |
2.3.2 接收机噪声系数 | 第22-23页 |
2.3.3 接收机灵敏度 | 第23页 |
2.3.4 接收机功率线性度及动态范围 | 第23页 |
2.4 安防雷达毫米波前端系统参数分析及方案设计 | 第23-28页 |
2.4.1 安防雷达整机系统指标要求 | 第24页 |
2.4.2 安防雷达整机相关参数详解 | 第24-27页 |
2.4.3 毫米波前端方案制定 | 第27-28页 |
2.5 安防雷达毫米波前端系统性能仿真 | 第28-31页 |
2.5.1 发射机链路性能仿真 | 第28-29页 |
2.5.2 接收机链路性能仿真 | 第29-31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安防雷达毫米波前端系统有源器件选型及电路设计 | 第32-48页 |
3.1 倍频器选型 | 第32-34页 |
3.2 放大器选型 | 第34-38页 |
3.2.1 中频低噪声放大器 | 第35页 |
3.2.2 Ku波段驱动功率放大器 | 第35-36页 |
3.2.3 Ka波段功率放大器 | 第36-37页 |
3.2.4 Ka波段低噪声放大器 | 第37-38页 |
3.3 混频器选型 | 第38-39页 |
3.4 自动增益控制中频电路设计 | 第39-44页 |
3.4.1 前馈型AGC电路设计 | 第39-42页 |
3.4.2 反馈型AGC电路设计 | 第42-43页 |
3.4.3 中频电路设计 | 第43-44页 |
3.5 电源电路设计 | 第44-47页 |
3.5.1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设计 | 第45-46页 |
3.5.2 开关稳压电源设计 | 第46页 |
3.5.3 使用运算放大器设计电压源 | 第46-47页 |
3.5.4 前端模块整体供电电源设计 | 第47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四章 安防雷达毫米波前端系统无源器件设计 | 第48-63页 |
4.1 单层滤波器设计 | 第48-52页 |
4.1.1 X波段带通滤波器设计 | 第48-49页 |
4.1.2 Ku波段带通滤波器设计 | 第49-51页 |
4.1.3 Ka波段带通滤波器设计 | 第51-52页 |
4.2 单层功率分配器设计 | 第52-54页 |
4.2.1 传统Wilkinson功率分配器设计 | 第52页 |
4.2.2 带有滤波作用的功率分配器设计 | 第52-54页 |
4.3 多层带通滤波器设计 | 第54-57页 |
4.3.1 Ku波段带通滤波器设计 | 第54-55页 |
4.3.2 Ka波段带通滤波器设计 | 第55-57页 |
4.4 多层垂直过渡设计 | 第57-58页 |
4.4.1 传统金属通孔垂直过渡设计 | 第57-58页 |
4.4.2 利用折叠基片集成波导垂直过渡设计 | 第58页 |
4.5 装配工艺流程和腔体设计 | 第58-62页 |
4.5.1 芯片装配流程 | 第58-59页 |
4.5.2 芯片金丝键合 | 第59-60页 |
4.5.3 毫米波腔体设计 | 第60-62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五章 安防雷达毫米波前端系统测试结果 | 第63-73页 |
5.1 安防雷达测试平台简介 | 第63-64页 |
5.2 发射机毫米波电路测试 | 第64-67页 |
5.2.1 发射机相位噪声测试 | 第64-66页 |
5.2.2 发射机功率及带内平坦度测试 | 第66-67页 |
5.3 接收机毫米波电路测试 | 第67-71页 |
5.3.1 接收机线性度测试 | 第67-68页 |
5.3.2 中频电路测试 | 第68-70页 |
5.3.3 接收机动态范围及灵敏度测试 | 第70-71页 |
5.4 安防雷达整机外场测试 | 第71-72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6.1 全文总结 | 第73-74页 |
6.2 后续工作展望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