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英文缩略词表 | 第16-17页 |
1 前言 | 第17-19页 |
2 材料方法 | 第19-31页 |
2.1 主要实验仪器 | 第19-20页 |
2.2 主要实验材料 | 第20-21页 |
2.2.1 试剂 | 第20-21页 |
2.2.2 溶液的配制 | 第21页 |
2.3 研究方法 | 第21-31页 |
2.3.1 研究对象 | 第21页 |
2.3.2 资料收集 | 第21-22页 |
2.3.3 血样采集 | 第22页 |
2.3.4 提取血液基因组DNA | 第22-23页 |
2.3.5 标签SNP的选择 | 第23-24页 |
2.3.6 限制性内切酶基因分型方法 | 第24页 |
2.3.7 引物的设计和限制性内切酶的选择 | 第24-25页 |
2.3.8 PCR反应和限制性内切酶基因分型 | 第25-27页 |
2.3.9 血浆RNA提取 | 第27-28页 |
2.3.10 RNA逆转录为cDNA | 第28页 |
2.3.11 Real Time PCR | 第28-29页 |
2.3.12 质量控制 | 第29-30页 |
2.3.13 数据分析 | 第30-31页 |
3 结果 | 第31-57页 |
3.1 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 | 第31-32页 |
3.2 七个位点基因型判定 | 第32-44页 |
3.2.1 电泳图谱结果 | 第32-37页 |
3.2.2 测序结果 | 第37-44页 |
3.3 七个位点与乳腺遗传易感性的关联分析 | 第44-46页 |
3.4 按年龄和生殖因素等分层分析 | 第46页 |
3.5 七个位点与ER、PR及HER-2 的关联 | 第46-49页 |
3.6 突变数量分析 | 第49页 |
3.7 单体型分析 | 第49-52页 |
3.8 基因-生殖因素交互作用 | 第52-54页 |
3.9 假阳性报告率分析 | 第54-55页 |
3.10 SRA rs10463297 TT、TC、CC基因型中SRA mRNA的表达检测 | 第55-57页 |
4 讨论 | 第57-62页 |
4.1 HOTAIR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 | 第57-58页 |
4.2 H19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 | 第58-59页 |
4.3 SRA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 | 第59页 |
4.4 基因多态性与生殖因素的交互作用 | 第59-60页 |
4.5 本研究优点和局限性 | 第60-62页 |
5 结论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综述 | 第67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1页 |
个人简历及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| 第81-82页 |
致谢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