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1 水力压裂裂缝扩展研究现状 | 第11页 |
1.2.2 泥质疏松砂岩水力压裂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3 疏松砂岩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4-16页 |
1.3.1 主要内容 | 第14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泥质疏松砂岩水力压裂实验及分析 | 第16-29页 |
2.1 泥质疏松砂岩储层参数确定 | 第16-18页 |
2.1.1 泥质疏松砂岩储层描述 | 第16页 |
2.1.2 泥质疏松砂岩储层矿物成分测定 | 第16-17页 |
2.1.3 岩心制作力学参数的确定 | 第17-18页 |
2.2 仿制岩心的制作方法 | 第18-23页 |
2.2.1 人造岩心模拟天然疏松砂岩的原理 | 第18-19页 |
2.2.2 疏松砂岩岩心的制作步骤 | 第19-20页 |
2.2.3 岩石力学实验 | 第20-23页 |
2.2.4 岩心的优选 | 第23页 |
2.3 仿制岩心水力压裂模拟实验 | 第23-25页 |
2.3.1 疏松砂岩人工大岩样制作 | 第23-24页 |
2.3.2 泥质疏松砂岩水力压裂实验设计 | 第24-25页 |
2.4 压裂模拟实验结果分析 | 第25-28页 |
2.4.1 5 | 第25-26页 |
2.4.2 6 | 第26-27页 |
2.4.3 7 | 第27页 |
2.4.4 8 | 第27-2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基于PFC离散元方法的泥质疏松砂岩模型建立 | 第29-41页 |
3.1 PFC的理论法则及模型参数 | 第29-38页 |
3.1.1 力-运动法则 | 第30-33页 |
3.1.2 运动法则 | 第33-34页 |
3.1.3 接触模型选择 | 第34-37页 |
3.1.4 PFC模型参数的选择 | 第37-38页 |
3.2 泥质疏松砂岩PFC模型的构建 | 第38-39页 |
3.2.1 泥质疏松砂岩结构分析 | 第38页 |
3.2.2 PFC泥质疏松砂岩建模 | 第38-39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9-41页 |
第四章 泥质疏松砂岩水力压裂实验PFC数值拟合 | 第41-51页 |
4.1 单轴抗压实验拟合获取微观参数 | 第41-44页 |
4.1.1 建模参数选择 | 第41-42页 |
4.1.2 单轴压裂拟合结果分析 | 第42-44页 |
4.2 PFC流固耦合理论 | 第44-46页 |
4.2.1 流动方程 | 第44-45页 |
4.2.2 力学方程 | 第45-46页 |
4.3 泥质疏松砂岩水力压裂PFC建模 | 第46-48页 |
4.4 泥质疏松砂岩水力压裂数值拟合 | 第48-5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五章 泥质疏松砂岩水力压裂裂缝数值模拟预测与分析 | 第51-62页 |
5.1 泥质疏松砂岩水力压裂PFC数值模拟预测 | 第51-54页 |
5.1.1 天然裂缝分布下的水力压裂裂缝扩展预测 | 第51-53页 |
5.1.2 不同应力差下的水力压裂裂缝扩展预测 | 第53-54页 |
5.1.3 疏松砂岩与泥质疏松砂岩水力压裂裂缝扩展预测对比 | 第54页 |
5.2 应力链分析 | 第54-56页 |
5.3 破裂曲线规律微观参数分析 | 第56-58页 |
5.3.1 憋压时间规律分析 | 第56-58页 |
5.3.2 破裂压力变化规律分析 | 第58页 |
5.4 破坏形式微观参数分析 | 第58-60页 |
5.4.1 微观参数破坏形式分析 | 第58-59页 |
5.4.2 应力分布对破坏形式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结论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附录 | 第67-84页 |
致谢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