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1.4 本文组织结构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| 第17-25页 |
2.1 基于状态转换图的Web应用测试 | 第17-18页 |
2.2 Web应用安全性分析 | 第18-21页 |
2.2.1 浏览器同源策略及规避方法 | 第18-19页 |
2.2.2 XSS漏洞概述 | 第19-21页 |
2.3 模拟浏览器技术 | 第21-22页 |
2.4 XSS漏洞动态检测方法 | 第22-2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基于状态转换图的XSS漏洞注入点检测 | 第25-35页 |
3.1 Web应用状态图建模方法 | 第25-29页 |
3.1.1 基于DOM状态转换图的Web应用建模方法 | 第25-27页 |
3.1.2 DOM状态图的节点插入 | 第27-29页 |
3.2 XSS漏洞注入点的判定与提取 | 第29-32页 |
3.3 DOM结构变化判定 | 第32-3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XSS漏洞动态判定方法 | 第35-41页 |
4.1 XSS攻击测试 | 第35-37页 |
4.1.1 攻击过程描述 | 第35-37页 |
4.1.2 攻击向量生成 | 第37页 |
4.2 XSS攻击结果判定 | 第37-40页 |
4.2.1 判定方法设计 | 第37-39页 |
4.2.2 响应结果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5章 基于状态转换图的XSS漏洞检测系统设计 | 第41-49页 |
5.1 整体框架 | 第41-43页 |
5.1.1 设计目标 | 第41-42页 |
5.1.2 系统整体设计 | 第42-43页 |
5.2 爬虫模块 | 第43-45页 |
5.3 动态攻击模块 | 第45-46页 |
5.4 报告模块 | 第46-48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6章 基于状态转换图的XSS漏洞检测系统测试 | 第49-57页 |
6.1 测试环境 | 第49页 |
6.2 测试方案 | 第49-50页 |
6.3 测试结果 | 第50-54页 |
6.3.1 实际在线网站检测结果 | 第50-53页 |
6.3.2 对比测试 | 第53-54页 |
6.3.3 测试结论 | 第54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54-57页 |
结论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3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