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38页 |
1.1 锂离子电池简述 | 第11-13页 |
1.2 锂离子电池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| 第13-15页 |
1.2.1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| 第13-14页 |
1.2.2 锂离子电池基本结构 | 第14-15页 |
1.3 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概述 | 第15-18页 |
1.3.1 碳负极材料 | 第16页 |
1.3.2 纳米碳管材料 | 第16-17页 |
1.3.3 锡基合金负极材料 | 第17页 |
1.3.4 钛酸锂负极材料 | 第17-18页 |
1.4 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概述 | 第18-22页 |
1.4.1 层状钴酸锂正极材料(LiCoO_2) | 第19-20页 |
1.4.2 层状镍酸锂正极材料(LiNiO_2) | 第20-21页 |
1.4.3 尖晶石锰酸锂正极材料(LiMn_2O_4) | 第21-22页 |
1.5 橄榄石型正极材料磷酸铁锂(LiFePO_4)研究现状 | 第22-33页 |
1.5.1 橄榄石型LiFePO_4晶体结构 | 第23页 |
1.5.2 LiFePO_4充放电机理 | 第23-25页 |
1.5.3 不同LiFePO_4合成方法比较 | 第25-28页 |
1.5.4 LiFePO_4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 | 第28-33页 |
1.6 本文的选题及主要工作内容 | 第33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38页 |
第二章 机械球磨—碳热还原法合成磷酸铁锂 | 第38-75页 |
2.1 引言 | 第38-39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39-46页 |
2.2.1 合成原料及实验仪器 | 第39-40页 |
2.2.2 材料合成方法 | 第40-42页 |
2.2.3 材料表征手段 | 第42-44页 |
2.2.4 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44-46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6-72页 |
2.3.1 热处理温度对材料的影响 | 第46-49页 |
2.3.2 不同碳源对材料的影响 | 第49-57页 |
2.3.2.1 材料物相及形貌分析 | 第49-53页 |
2.3.2.2 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53-57页 |
2.3.3 不同金属离子掺杂对材料的影响 | 第57-72页 |
2.3.3.1 不同金属掺杂机理比较 | 第57-58页 |
2.3.3.2 掺杂样品物相及形貌分析 | 第58-65页 |
2.3.3.3 掺杂样品电化学性能分析 | 第65-72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5页 |
第三章 溶胶凝胶法合成磷酸铁锂 | 第75-92页 |
3.1 引言 | 第75-76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76-77页 |
3.3 预烧结和烧结温度对材料的影响 | 第77-80页 |
3.4 不同碳源添加剂对材料的影响 | 第80-83页 |
3.5 不同柠檬酸添加量对材料的影响 | 第83-89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89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2页 |
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92-94页 |
4.1 总结 | 第92-93页 |
4.2 展望 | 第93-9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94-95页 |
致谢 | 第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