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22页 |
1.1 纳米材料简介 | 第7-11页 |
1.1.1 纳米材料的基本定义 | 第7页 |
1.1.2 纳米材料的特殊效应 | 第7-9页 |
1.1.3 纳米材料应用领域 | 第9-11页 |
1.2 钯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 | 第11-20页 |
1.2.1 单金属纳米材料 | 第11-15页 |
1.2.2 双金属纳米材料 | 第15-19页 |
1.2.3 钯基纳米晶体的主要合成方法 | 第19-20页 |
1.2.3.1 电化学方法 | 第19-20页 |
1.2.3.2 水热合成法 | 第20页 |
1.2.3.3 晶种法 | 第20页 |
1.3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主要创新点 | 第20-22页 |
1.3.1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0-21页 |
1.3.2 主要创新点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实验部分 | 第22-30页 |
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 | 第22-24页 |
2.1.1 实验试剂 | 第22页 |
2.1.2 实验器材 | 第22-24页 |
2.2 纳米晶体的结构和化学性能表征 | 第24-27页 |
2.2.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| 第24页 |
2.2.2 透射电镜显微镜分析 | 第24-25页 |
2.2.3 X-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| 第25-26页 |
2.2.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| 第26-27页 |
2.2.5 光电子能谱分析 | 第27页 |
2.3 电化学表征 | 第27-30页 |
2.3.1 三电极体系 | 第27-28页 |
2.3.2 循环伏安法 | 第28-29页 |
2.3.3 计时电流法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枝晶状钯纳米晶体的合成、结构和电催化性能研究 | 第30-39页 |
3.1 引言 | 第30-31页 |
3.2 枝晶状钯纳米晶体的合成 | 第31页 |
3.2.1 合成方法 | 第31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1-38页 |
3.3.1 结构分析 | 第31-33页 |
3.3.2 合成机理研究 | 第33-35页 |
3.3.3 电化学表征 | 第35-3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莲花状Pd-Cu纳米合金的合成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| 第39-51页 |
4.1 引言 | 第39-40页 |
4.2 枝晶状钯纳米晶体的合成 | 第40页 |
4.2.1 合成方法 | 第40页 |
4.2.3 电化学测试 | 第40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0-49页 |
4.3.1 结构分析 | 第40-41页 |
4.3.2 合成机理研究 | 第41-46页 |
4.3.3 电化学表征 | 第46-49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8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8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