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绪论 | 第10-17页 |
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 | 第11页 |
第三节 概念界定 | 第11-14页 |
一、淄博陶瓷 | 第11-12页 |
二、鲁青瓷 | 第12-13页 |
三、文化品牌 | 第13页 |
四、民间艺术活态保护 | 第13-14页 |
第四节 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一、淄博陶瓷文化研究 | 第14-15页 |
二、文化资源产业化及品牌化发展研究 | 第15-17页 |
第一章 淄博陶瓷与昆仑牌鲁青瓷的发展流变 | 第17-26页 |
第一节 中国北方陶瓷代表——淄博陶瓷 | 第17-20页 |
一、淄博陶瓷的历史地位 | 第17-18页 |
二、淄博陶瓷历史发展简述 | 第18-20页 |
第二节 鲁青瓷的发展历史简述 | 第20-21页 |
第三节 鲁青瓷的新生——昆仑牌鲁青瓷 | 第21-26页 |
第二章 “昆仑牌”——山东昆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| 第26-39页 |
第一节 山东昆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场产业化特征分析 | 第26-29页 |
一、手工艺的双重产业特性 | 第26页 |
二、粗瓷杂器与艺术精品双线发展生产路径 | 第26-28页 |
三、销售渠道多样化 | 第28-29页 |
第二节 山东昆仑陶瓷有限公司的市场分析 | 第29-32页 |
一.本土地域市场分析 | 第30-31页 |
二.全国性市场分析 | 第31页 |
三.国际性市场分析 | 第31-32页 |
第三节 山东昆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| 第32-36页 |
一、SWOT分析的理论依据 | 第32-34页 |
二、SWOT产业矩阵表 | 第34-36页 |
第四节 山东昆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产业化发展战略的解读 | 第36-39页 |
一、品牌化战略的特点 | 第36-37页 |
二、人才战略的效应 | 第37-38页 |
三、市场精准投放战略的效益 | 第38-39页 |
第三章 “昆仑牌鲁青瓷”品牌产业化推广策略分析 | 第39-53页 |
第一节 昆仑牌鲁青瓷推广案例分析 | 第39-44页 |
一、案例还原—— 砸出来的品牌 | 第39-40页 |
二、品牌传播案例分析 | 第40-44页 |
第二节 1954鲁青瓷文化创意园的文化资源开发模式 | 第44-47页 |
一、品牌经营模式 | 第44页 |
二、节庆活动模式 | 第44-45页 |
三、社区—历史(传统)街区模式 | 第45-46页 |
四、生态博物馆模式 | 第46-47页 |
第三节 陶瓷文化地标——1954文化创意园 | 第47-53页 |
第四章 昆仑牌鲁青瓷品牌建设与推广的问题与措施建议 | 第53-59页 |
第一节 健全法规,维护文化品牌脆弱性 | 第53-54页 |
第二节 加强鲁青瓷的活态保护 | 第54-57页 |
一、行业传承 | 第54页 |
二、教育传承 | 第54页 |
三、社会传承 | 第54-57页 |
第三节 增加产业关联,形成完整产业链 | 第57-59页 |
结语 | 第59-64页 |
注释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