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2页 |
1.1 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1.1 实现陶瓷刀具材料的自润滑性能的主要方式 | 第12-14页 |
1.1.2 常用的固体润滑剂及其主要性能 | 第14-15页 |
1.2 核壳结构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3 固体润滑剂与化学镀的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3.1 化学镀法制备金属包覆固体润滑剂 | 第17页 |
1.3.2 金属与固体润滑剂之间的润湿性 | 第17-18页 |
1.4 化学镀法制备金属包覆固体润滑剂的镀液组成与研究方向 | 第18-20页 |
1.4.1 化学镀法制备金属包覆固体润滑剂的镀液组成 | 第18-19页 |
1.4.2 化学镀法制备金属包覆固体润滑剂的研究方向 | 第19-20页 |
1.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、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20-22页 |
1.5.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20页 |
1.5.2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内容 | 第20-22页 |
第2章 超声波辅助化学镀法制备Ni-B包覆CaF_2粉体 | 第22-34页 |
2.1 固体润滑剂与包覆材料的选用 | 第22页 |
2.2 CaF_2@Ni-B复合粉体的制备与表征 | 第22-27页 |
2.2.1 实验原料与仪器选择 | 第22-23页 |
2.2.2 CaF_2@Ni-B复合粉体的包覆工艺分析及预处理 | 第23-27页 |
2.2.3 超声波化学镀Ni-B包覆CaF_2粉体流程 | 第27页 |
2.3 工艺参数对超声波化学镀的影响 | 第27-30页 |
2.3.1 镀液中主盐浓度对超声波化学镀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2.3.2 硼氢化钠含量对增重率的影响 | 第28页 |
2.3.3 络合剂乙二胺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2.3.4 施镀温度的影响 | 第29页 |
2.3.5 酸碱度值的影响 | 第29页 |
2.3.6 超声搅拌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2.3.7 CaF_2粉末加入量对增重与稳定性的影响 | 第30页 |
2.4 CaF_2@Ni-B复合粉体微观方面的形貌及镀层成分的影响 | 第30-32页 |
2.4.1 CaF_2@Ni-B复合粉体的微观形貌影响 | 第30-31页 |
2.4.2 超声波化学镀镀层成分测试 | 第31-3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第3章 包覆型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| 第34-54页 |
3.1 包覆型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的组成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2 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的制备流程 | 第35-37页 |
3.2.1 陶瓷刀具材料的实验原料 | 第35页 |
3.2.2 陶瓷刀具材料的制备工艺 | 第35-37页 |
3.2.3 ABF粉末的微观形貌研究 | 第37页 |
3.3 陶瓷刀具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 | 第37-41页 |
3.3.1 陶瓷刀具材料的测试方法 | 第37-39页 |
3.3.2 添加包覆与未包覆固体润滑剂对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39页 |
3.3.3 包覆型固体润滑剂添加量对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3.4 包覆型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烧结工艺研究 | 第41-43页 |
3.4.1 包覆型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烧结温度的研究 | 第41-42页 |
3.4.2 包覆型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保温时间的研究 | 第42-43页 |
3.5 包覆型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的各相组成情况分析 | 第43-44页 |
3.6 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的形貌研究 | 第44-50页 |
3.6.1 包覆型自润滑陶瓷材料能谱测试 | 第44-46页 |
3.6.2 添加CaF_2@Ni-B含量不同的自润滑陶瓷表面的断面形貌分析 | 第46-47页 |
3.6.3 添加CaF_2@Ni-B含量不同的自润滑陶瓷刀具表面形貌影响 | 第47页 |
3.6.4 包覆型自润滑陶瓷刀具的断面元素研究 | 第47-48页 |
3.6.5 不同烧结温度下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的微观形貌研究 | 第48-49页 |
3.6.6 不同保温时间下的陶瓷刀具材料的形貌研究 | 第49-50页 |
3.7 包覆型自润滑陶瓷材料的裂纹扩展形貌分析 | 第50-51页 |
3.8 本章小结 | 第51-54页 |
第4章 包覆型自润滑陶瓷刀具的切削性能实验 | 第54-70页 |
4.1 自润滑陶瓷刀具的切削实验 | 第54-55页 |
4.2 AB与ABF@5切削45钢分析 | 第55-63页 |
4.2.1 切削速度对两种刀具后刀面磨损量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4.2.2 切削速度对工件材料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| 第56-59页 |
4.2.3 不同背吃刀量对两种刀具后刀面磨损量的分析 | 第59-61页 |
4.2.4 不同进给量对两种刀具材料后刀面磨损量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| 第61-63页 |
4.2.5 两种陶瓷刀具的磨损机理 | 第63页 |
4.3 ABF10与ABF@10切削45钢分析 | 第63-67页 |
4.3.1 切削速度对两种刀具后刀面磨损量的影响 | 第63-64页 |
4.3.2 切削速度对材料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| 第64-65页 |
4.3.3 包覆型刀具磨损机理及元素含量分析 | 第65-66页 |
4.3.4 包覆型自润滑陶瓷刀具对切削力及摩擦系数的影响 | 第66-6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7-70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0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2页 |
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