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--热力工程、热机论文--工业用热工设备论文--换热设备论文

凹凸板式换热器耦合换热的数值分析与优化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绪论第11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情况第12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和特点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板式换热器的研究情况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耦合换热的研究情况第18-21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1-22页
2 凹凸板式换热器耦合换热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第22-41页
    2.1 凹凸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模型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凹凸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形式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几何模型第23-24页
    2.2 数学模型第24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模拟假设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控制方程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湍流模型与近壁面处理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边界条件第30页
    2.3 网格独立性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2.4 凹凸板式换热器换热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与选取第31-33页
    2.5 平板流道与凹凸蜂窝板流道换热性能数值计算结果对比及分析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流体入口速度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流体入口速度对阻力性能的影响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流体入口速度对综合换热性能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2.6 凹凸板式换热器场协同分析第37-40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40-41页
3 凹凸板式换热器耦合换热的多目标优化研究第41-68页
    3.1 仿真优化平台简介第41-43页
    3.2 凹凸板式换热器的多目标优化设计第43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优化算法选取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DOE求解与设置第45-49页
    3.3 优化结果与分析第49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拟合度(Good of Fit)曲线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参数灵敏度(Sensitivities)分析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单因素变化分析第52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响应面(Response Surface)分析第58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优化结果第63-66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66-68页
4 波浪形凹凸板式换热器耦合换热的研究第68-79页
    4.1 波浪形凹凸板片的几何特征第68-70页
    4.2 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第70-72页
    4.3 波浪形凹凸板、最佳最佳圆形凹凸板与光板的换热性能对比分析第72-74页
    4.4 阻力性能对比分析第74页
    4.5 综合评价指标对比分析第74-75页
    4.6 基于正交试验的波浪形凹凸板影响因素分析第75-77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77-79页
5 结论与展望第79-81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79-80页
    5.2 创新点第80页
    5.3 展望第80-81页
参考文献第81-85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5-86页
致谢第86-87页

论文共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思想的复合式储能系统研究
下一篇:冰浆在管道中流动换热特性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