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伞曝气机驱动氧化沟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·氧化沟工艺 | 第9页 |
·氧化沟计算流体力学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·搅拌器的叶轮模型 | 第11-14页 |
·叶轮边界条件法(IBC) | 第12页 |
·多重参考系法(MRF) | 第12-13页 |
·滑移网格法(SM) | 第13页 |
·动量源项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本文研究的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| 第15页 |
·本文研究的内容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动量源项模型的改进和验证 | 第16-37页 |
·前言 | 第16页 |
·动量源项方程的改进 | 第16-18页 |
·对新模型的比较以及验证:以涡轮搅拌槽为例 | 第18-35页 |
·搅拌槽结构及模拟方法 | 第18-22页 |
(1) 搅拌槽 | 第18-20页 |
(2) 控制方程 | 第20页 |
(3) 功率准数和排量数的预测 | 第20-21页 |
(4) 网格和数值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结果和讨论 | 第22-35页 |
(1) 叶片尖端附近数值预测 | 第22-25页 |
(2) 叶轮外围区域数值预测 | 第25-32页 |
(3) 流场分布预测 | 第32-33页 |
(4) 功率准数和排量数预测 | 第33-3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第三章 倒伞曝气机驱动氧化沟的流场模拟研究 | 第37-55页 |
·前言 | 第37页 |
·实验和方法 | 第37-46页 |
·试验氧化沟 | 第37-39页 |
·控制方程 | 第39页 |
·湍流方程 | 第39-42页 |
(1) 标准k-ε模型 | 第39-40页 |
(2) RNG k-ε模型 | 第40页 |
(3) Realizable k-ε模型 | 第40-41页 |
(4) 雷诺应力模型 | 第41-42页 |
·叶轮模型 | 第42-44页 |
(1) 动量源项模型 | 第42-43页 |
(2) 多重参考系法 | 第43页 |
(3) 滑移网格方法 | 第43-44页 |
·边界条件和数值方法 | 第44-46页 |
·计算结果和讨论 | 第46-54页 |
·湍流模型计算结果的比较 | 第46-49页 |
·叶轮模型计算结果的比较 | 第49-51页 |
·速度分布图 | 第51-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四章 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在氧化沟中的应用 | 第55-75页 |
·前言 | 第55页 |
·不同叶轮推流效果的比较 | 第55-66页 |
·实验和方法 | 第55-58页 |
(1) 氧化沟和倒伞 | 第55-57页 |
(2) 控制方程 | 第57页 |
(3) 边界条件和数值方法 | 第57-58页 |
·计算结果验证 | 第58-63页 |
·不同型号倒伞的推流性能比较 | 第63-66页 |
·大型污水处理氧化沟的流场模拟 | 第66-73页 |
·合肥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氧化沟流场预测 | 第66-68页 |
(1) 氧化沟及计算工况 | 第66-67页 |
(2) 计算方法 | 第67-68页 |
·计算结果和讨论 | 第68-7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3-75页 |
第五章 结语 | 第75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