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4-5页 |
中文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缩略词表 | 第9-12页 |
1 引言 | 第12-15页 |
1.1 线粒体动态变化 | 第12-13页 |
1.2 细胞自噬 | 第13-15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15-27页 |
2.1 仪器与耗材 | 第15-16页 |
2.1.1 仪器及其产地 | 第15页 |
2.1.2 耗材 | 第15-16页 |
2.2 细胞系、菌种 | 第16页 |
2.2.1 细胞系 | 第16页 |
2.2.2 菌种 | 第16页 |
2.3 果绳品系 | 第16页 |
2.4 实验方法 | 第16-27页 |
2.4.1 构建重组质粒 | 第16-20页 |
2.4.2 细胞培养与转染 | 第20-22页 |
2.4.3 免疫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 | 第22页 |
2.4.4 透射电镜 | 第22-24页 |
2.4.5 免疫共沉淀 | 第24-25页 |
2.4.6 蛋白质印记技术 | 第25页 |
2.4.7 热激诱导果蝇脂肪体产生克隆 | 第25页 |
2.4.8 饥饿诱导果蝇脂肪体发生自噬 | 第25-26页 |
2.4.9 Lysotrackor染脂肪体 | 第26-27页 |
3 实验结果1 | 第27-42页 |
3.1 突变体XKYF025果蝇具有神经退行性的表型 | 第27-28页 |
3.2 EMS导致CG12125基因发生单碱基错义突变 | 第28-30页 |
3.3 Miga突变导致线粒体碎片化 | 第30-32页 |
3.4 Miga是线粒体定位的蛋白 | 第32-34页 |
3.5 Miga促进线粒体融合 | 第34-36页 |
3.6 Miga依赖于MitoPLD但不依赖于Mfn促进线粒体融合 | 第36-42页 |
3.6.1 Miga促线粒体融合不依赖于MFN | 第36-38页 |
3.6.2 Miga和MitoPLD以相互依赖的方式促进线粒体融合 | 第38-40页 |
3.6.3 MTPα与Miga存在相互作用 | 第40-42页 |
4 实验结果2 | 第42-48页 |
4.1 Miga突变导致细胞自噬障碍 | 第42页 |
4.2 Miga突变导致细胞自噬标记物积累 | 第42-45页 |
4.3 Miga突变强烈诱导细胞自噬 | 第45页 |
4.4 Miga突变导致细胞自噬的表型与线粒体动态变化无直接关系 | 第45-47页 |
4.5 Miga可能通过CG4389调节细胞自噬 | 第47-48页 |
5 讨论 | 第48-52页 |
5.1 Miga调节线粒体动态变化 | 第48-51页 |
5.1.1 新基因CG12125编码线粒体定位的蛋白Miga | 第48页 |
5.1.2 Miga促进线粒体融合 | 第48-49页 |
5.1.3 Miga以不依赖于Mfn的方式促进线粒体 | 第49页 |
5.1.4 Miga通过MitoPLD调节线粒体动态变化 | 第49-50页 |
5.1.5 HADHA可能作为CL的供体 | 第50-51页 |
5.2 Miga调节细胞自噬 | 第51-52页 |
5.2.1 Atg8在Miga突变的克隆细胞中积累 | 第51页 |
5.2.2 缺失Miga强烈诱导细胞自噬 | 第51页 |
5.2.3 将要解决的问题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7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