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清志怪小说序跋三论--以丁锡根《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》为例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绪论 | 第10-22页 |
第一节 文言小说序跋文学史回顾 | 第12-15页 |
第二节 志怪小说序跋总量分布 | 第15-18页 |
第三节 明清之前志怪小说序跋综述 | 第18-22页 |
第一章 明清志怪小说序跋之思想 | 第22-43页 |
第一节 明清志怪小说序跋作者构成及作品类型 | 第23-31页 |
一、作者基本构成 | 第23-27页 |
二、序跋作品类型划分 | 第27-31页 |
第二节 明清志怪小说序跋的综合性 | 第31-38页 |
一、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 | 第31-36页 |
二、三教思想的交融 | 第36-38页 |
第三节 明清志怪小说序跋思想的复杂性 | 第38-43页 |
一、市民阶层功利思想的表达 | 第38-39页 |
二、文人士子人生矛盾的体现 | 第39-43页 |
第二章 明清志怪小说序跋之功能 | 第43-62页 |
第一节 明清志怪小说序跋的传播功能 | 第43-47页 |
一、明清志怪小说序跋传播价值的独特个性 | 第43-46页 |
二、明清志怪小说序跋与小说传播的商业手段 | 第46-47页 |
第二节 明清志怪小说序跋的美文功能 | 第47-56页 |
一、文体分类 | 第47-50页 |
二、美文特征 | 第50-56页 |
第三节 明清志怪小说序跋的论世功能 | 第56-62页 |
一、小说作者的人生评述 | 第56-59页 |
二、序跋作者的情感表达 | 第59-62页 |
第三章 明清志怪小说序跋之理论 | 第62-86页 |
第一节 明清志怪小说序跋与小说观念 | 第62-72页 |
一、情志之作 | 第63-68页 |
二、娱乐之用 | 第68-72页 |
第二节 明清志怪小说序跋与小说表现手法 | 第72-78页 |
一、史学实录 | 第72-75页 |
二、虚实之辨 | 第75-78页 |
第三节 明清志怪小说序跋与小说美学 | 第78-86页 |
一、民间故事的艺术化 | 第78-81页 |
二、花妖鬼狐的空灵世界 | 第81-86页 |
结语 | 第86-88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88-93页 |
附录:中国古代志怪小说序跋列表 | 第93-99页 |
后记 | 第99-100页 |
附:在读期间发表论文、获奖情况一览表 | 第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