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激光微加工技术概述 | 第11-13页 |
1.2 国内外激光加工系统发展动态 | 第13-14页 |
1.3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激光加工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| 第17-20页 |
2.1 软件系统 | 第17-18页 |
2.2 硬件系统 | 第18-19页 |
2.3 强电电路设计 | 第1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三章 系统主要硬件介绍 | 第20-29页 |
3.1 设备机械结构介绍 | 第20页 |
3.2 工作台及执行机构 | 第20-21页 |
3.3 激光器介绍 | 第21-24页 |
3.3.1 光纤激光器 | 第22页 |
3.3.2 YAG激光器 | 第22-24页 |
3.4 控制芯片介绍 | 第24-26页 |
3.4.1 单片机STM32F103ZET6介绍 | 第25页 |
3.4.2 FPGA Altera EP4CE6E22C8N介绍 | 第25-26页 |
3.5 通信终端硬件介绍 | 第26-28页 |
3.5.1 迪文触摸屏 | 第26-27页 |
3.5.2 红外通信平台控制手柄 | 第27页 |
3.5.3 SIM900手机通信模块 | 第27页 |
3.5.4 W55OO的TCP/IP协议栈模块 | 第27-28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四章 硬件系统设计 | 第29-59页 |
4.1 内燃机缸套内表面激光微织构加工子系统 | 第29-33页 |
4.2 平面多功能激光加工子系统 | 第33-36页 |
4.3 中心对称旋转曲面激光加工硬件子系统 | 第36页 |
4.4 DRM远程控制子系统 | 第36-40页 |
4.4.1 SD卡脱机数据存储 | 第37-38页 |
4.4.2 设备远程监控与现场管理 | 第38-40页 |
4.5 单片机Web服务器子系统 | 第40-47页 |
4.5.1 TCP/IP协议 | 第41-42页 |
4.5.2 DM9000以太网芯片介绍 | 第42-43页 |
4.5.3 LWIP协议栈 | 第43页 |
4.5.4 WEB网页设计 | 第43-44页 |
4.5.5 WEB服务器建立 | 第44-47页 |
4.6 激光自动对焦子系统 | 第47-48页 |
4.7 新型激光打标子系统 | 第48-50页 |
4.7.1 W5500模块应用 | 第48页 |
4.7.2 Flash芯片读写 | 第48-50页 |
4.8 红外线手持终端子系统 | 第50-55页 |
4.9 滑台定位和多光路切换子系统 | 第55-56页 |
4.9.1 运动平台定位子系统 | 第55页 |
4.9.2 多光路切换子系统 | 第55-56页 |
4.10 SPI光纤激光器硬件控制子系统 | 第56-57页 |
4.10.1 SPI光纤激光器Q脉冲输出 | 第56-57页 |
4.10.2 SPI光纤激光器功率输出控制 | 第57页 |
4.11 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第五章 软件系统设计 | 第59-80页 |
5.1 串口共享软件程序设计 | 第59-61页 |
5.2 内燃机缸套内表面激光微织构加工软件程序设计 | 第61-62页 |
5.3 触摸屏软件程序设计 | 第62-63页 |
5.4 中心对称旋转曲面激光加工软件程序设计 | 第63-64页 |
5.5 平面多功能激光加工软件程序设计 | 第64-66页 |
5.6 DRM远程控制软件程序设计 | 第66-68页 |
5.6.1 数据库查询模块程序设计 | 第66-67页 |
5.6.2 远程电脑终模块程序设计 | 第67-68页 |
5.6.3 远程手机终端模块程序设计 | 第68页 |
5.7 激光自动对焦子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| 第68-71页 |
5.8 新型激光打标控制子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| 第71-76页 |
5.8.1 图片激光打标程序设计 | 第71-74页 |
5.8.2 CAD文件激光加工软件程序设计 | 第74-76页 |
5.9 运动平台定位软件程序设计 | 第76-78页 |
5.10 本章小结 | 第78-80页 |
第六章 激光加工控制系统性能测试与结果讨论 | 第80-87页 |
6.1 内燃机缸套内表面激光微织构加工子系统测试与结果讨论 | 第80-82页 |
6.2 激光自动对焦子系统性能测试 | 第82页 |
6.3 平面多功能激光加工子系统性能测试与结果讨论 | 第82-83页 |
6.4 新型激光打标机子系统性能测试与结果讨论 | 第83-84页 |
6.5 中心对称旋转曲面加工子系统性能测试与结果讨论 | 第84-86页 |
6.6 本章小结 | 第86-87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7-89页 |
7.1 结论 | 第87-88页 |
7.2 展望 | 第88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3页 |
致谢 | 第93-94页 |
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