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符号标注 | 第9-10页 |
注释表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认知无线电物理层安全技术简介 | 第17-32页 |
2.1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安全问题 | 第17-20页 |
2.1.1 认知无线电关键技术简介 | 第17-18页 |
2.1.2 认知无线电网络的频谱共享方式 | 第18-19页 |
2.1.3 认知无线电网络面临的安全问题 | 第19-20页 |
2.2 物理层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性能指标 | 第20-22页 |
2.2.1 物理层安全的基本知识 | 第20-21页 |
2.2.2 物理层安全的性能指标 | 第21-22页 |
2.3 协作中继技术 | 第22-25页 |
2.3.1 放大转发 | 第22-24页 |
2.3.2 解码转发 | 第24-25页 |
2.4 波束赋形 | 第25-26页 |
2.5 凸优化简介 | 第26-31页 |
2.5.1 凸集与凸函数 | 第27-28页 |
2.5.2 凸函数和凸优化问题的判别方法 | 第28页 |
2.5.3 常见凸优化方法 | 第28-31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多次用户中继认知网络的安全传输方案 | 第32-45页 |
3.1 引言 | 第32-33页 |
3.2 系统模型 | 第33-37页 |
3.3 基于SCA的联合波束成形与人工噪声方案 | 第37-40页 |
3.4 仿真及性能分析 | 第40-44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4章 不准确信道状态信息下多中继认知网络安全传输方案 | 第45-60页 |
4.1 引言 | 第45-46页 |
4.2 系统模型 | 第46-49页 |
4.3 中继到窃听节点的信道信息不准确时的传输方案 | 第49-54页 |
4.3.1 基于辅助变量的优化问题转化 | 第49-52页 |
4.3.2 鲁棒性解决方案 | 第52-54页 |
4.4 仿真结果及分析 | 第54-58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5.1 本文工作总结 | 第60页 |
5.2 后续研究工作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