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2.1 交通运输业绩效方面的研究 | 第12页 |
1.2.2 交通运输业绩效评价指标方面的研究 | 第12-14页 |
1.2.3 交通运输业绩效评价方法方面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1.2.4 文献综合评述 | 第15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1.5 研究思路及框架 | 第16-19页 |
第二章 公路客运业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| 第19-31页 |
2.1 绩效理论 | 第19-23页 |
2.1.1 绩效的概念 | 第19-21页 |
2.1.2 绩效的特性 | 第21页 |
2.1.3 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市场绩效 | 第21-23页 |
2.2 绩效评价理论 | 第23-26页 |
2.2.1 绩效评价的概念 | 第23-24页 |
2.2.2 绩效评价的构成要素 | 第24-26页 |
2.3 公路客运业的绩效评价理论 | 第26-31页 |
2.3.1 公路客运业的绩效与绩效评价 | 第26页 |
2.3.2 公路客运业的绩效评价体系 | 第26-28页 |
2.3.3 影响公路客运业绩效评价效果的因素 | 第28-31页 |
第三章 公路客运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31-39页 |
3.1 公路客运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| 第31-32页 |
3.2 公路客运业的绩效评价指标选取方法 | 第32-33页 |
3.3 公路客运业的绩效评价指标选取流程 | 第33-34页 |
3.4 公路客运业的绩效评价指标初选 | 第34-36页 |
3.5 公路客运业的绩效评价指标筛选 | 第36-39页 |
3.5.1 评价指标的信度分析 | 第36页 |
3.5.2 评价指标的Pearson相关性检验 | 第36-39页 |
第四章 公路客运业的绩效评价方法选择 | 第39-49页 |
4.1 绩效评价方法的比选 | 第39-40页 |
4.2 数据包络分析法(DEA) | 第40-45页 |
4.2.1 DEA的原理 | 第40-41页 |
4.2.2 DEA的常用模型 | 第41-45页 |
4.3 Malmquist指数法 | 第45-46页 |
4.4 DEA模型与Malmquist指数法相结合 | 第46-49页 |
第五章 实证分析-陕西省公路客运业的绩效评价 | 第49-69页 |
5.1 陕西省公路客运业的发展现状 | 第49-54页 |
5.2 全省公路客运业绩效评价结果的动态分析 | 第54-59页 |
5.2.1 全省公路客运业DEA效率值的分析 | 第54-57页 |
5.2.2 全省公路客运业Malmquist指数的分析 | 第57-59页 |
5.3 全省各地市的DEA效率值分析 | 第59-62页 |
5.4 全省各区域的DEA效率值分析 | 第62-65页 |
5.5 政策建议 | 第65-69页 |
第六章 结束语 | 第69-73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69-70页 |
6.2 论文的创新点 | 第70页 |
6.3 论文的展望 | 第70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7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7-79页 |
致谢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