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页 |
引言 | 第7-15页 |
1.1 量子纠缠理论的发展及现状 | 第7-10页 |
1.1.1 量子纠缠态 | 第8-9页 |
1.1.2 量子纠缠态的度量 | 第9-10页 |
1.2 Berry几何相的发展及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 Yang-Baxter方程的解及其性质 | 第12-14页 |
1.4 文章的结构安排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2-qubit系统中参数化(?)(θ,φ)矩阵的量子纠缠和Berry几何相 | 第15-24页 |
2.1 辫子群代数、two-groups代数及其Yang-Baxteization方法 | 第15-19页 |
2.1.1 辫子群代数 | 第15-18页 |
2.1.2 Extra-special two-groups代数 | 第18页 |
2.1.3 two-groups代数的Yang-Baxterization | 第18-19页 |
2.2 2-qubit系统中的参数化(?)(θ,φ)矩阵的纠缠和Berry几何相 | 第19-23页 |
2.2.1 2-qubit系统中的参数化(?)(θ,φ)矩阵的纠缠度 | 第20-21页 |
2.2.2 2-qubit系统中的参数化(?)(θ,φ)矩阵的Berry几何相 | 第21-23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3-qubit系统中参数化(?)_(1,2,3)(θ_1,θ_2,φ)矩阵的量子纠缠和Berry几何相 | 第24-44页 |
3.1 构造3-qubit系统中参数化的(?)_(1,2,3)(θ_1,θ_2,φ)矩阵 | 第24-28页 |
3.2 计算3-qubit系统中参数化(?)_(1,2,3)(θ_1,θ_2,φ)矩阵的纠缠度 | 第28-35页 |
3.2.1 用three-tangle方法计算三体纠缠度 | 第28-29页 |
3.2.2 用Concurrence方法计算两体纠缠度 | 第29-33页 |
3.2.3 计算剩余纠缠度 | 第33-34页 |
3.2.4 3-qubit系统中的最大纠缠态 | 第34-35页 |
3.3 构造3-qubit系统中参数化(?)_(1,2,3)(θ_1,θ_2,φ)矩阵的哈密顿量和本征态 | 第35-39页 |
3.4 计算3-qubit系统中参数化(?)_(1,2,3)(θ_1,θ_2,φ)矩阵本征态的Berry相 | 第39-41页 |
3.5 用SU(2)代数重新构造哈密顿量表示 | 第41-42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2-44页 |
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