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4页 |
1.1 引言 | 第10页 |
1.2 锕系元素化学 | 第10-15页 |
1.2.1 锕系元素简介 | 第10-11页 |
1.2.2 锕系元素的研究 | 第11-15页 |
1.3 锕系亚磷酸/磷酸的研究进展 | 第15-20页 |
1.4 离子热条件下亚磷酸/磷酸盐的发展 | 第20-22页 |
1.5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利用离子热原位氧化-还原反应得到混合亚磷酸、焦磷酸的无机大孔磷酸钍结构 | 第24-38页 |
2.1 引言 | 第24-25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25-28页 |
2.2.1 原料及试剂 | 第25页 |
2.2.2 测试表征 | 第25-26页 |
2.2.3 [BMMim]_2[Th_3(PO_3)_4(H_2P_2O_7)_3] (ThP-1)晶体的合成 | 第26页 |
2.2.4 晶体结构的表征 | 第26-28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8-37页 |
2.3.1 化合物ThP-1 的结构描述 | 第28-30页 |
2.3.2 化合物ThP-1 中P元素价态的测定 | 第30-31页 |
2.3.3 化合物ThP-1 的酸碱稳定性粉末X衍射表征 | 第31-32页 |
2.3.4 化合物ThP-1 及其其他锕系三维框架结构的孔隙率的计算和总结 | 第32-33页 |
2.3.5 化合物ThP-1 的铀酰吸附和脱附实验 | 第33-35页 |
2.3.6 化合物ThP-1 的光谱表征 | 第35-3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三章 基于离子热亚磷酸/磷酸铀酰化合物的合成、结构和性质 | 第38-52页 |
3.1 引言 | 第38-39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39-42页 |
3.2.1 原料及试剂 | 第39页 |
3.2.2 测试表征 | 第39-40页 |
3.2.3 (UO_2)_3(HPO_3)_4(C_9N_2)_2(UP-1)和UO_2(HPO_4)_2(NH_4)_4(UP-2)晶体的合成 | 第40-41页 |
3.2.4 晶体结构的表征 | 第41-42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2-51页 |
3.3.1 化合物UP-1 和UP-2 的结构描述 | 第42-45页 |
3.3.2 化合物UP-2 的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 | 第45-46页 |
3.3.3 化合物UP-1 和UP-2 的光谱表征 | 第46-48页 |
3.3.4 化合物UP-2 的非线性光学性能 | 第48-49页 |
3.3.5 化合物UP-2 的质子导电的性能 | 第49-51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2-54页 |
4.1 总结 | 第52-53页 |
4.1.1 离子热法在锕系亚磷酸/磷酸化合物合成中的探索和应用 | 第52页 |
4.1.2 基于离子热法混合亚磷酸/磷酸钍三维框架结构的合成、结构和性质 | 第52页 |
4.1.3 基于离子热法亚磷酸铀酰、磷酸铀酰结构的合成、结构和性质 | 第52-53页 |
4.2 展望 | 第53-54页 |
4.2.1 在锕系亚磷酸/磷酸盐合成体系中进行系统的调节离子液体的种类 | 第53页 |
4.2.2 在离子热的体系下探索超铀元素亚磷酸/磷酸盐的合成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63页 |
附录一: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目录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