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7页 |
1.1 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5页 |
1.4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车道偏离预警模型设计 | 第17-26页 |
2.1 车道偏离预警系统介绍 | 第17-18页 |
2.2 摄像头的安装 | 第18-19页 |
2.3 车道偏离预警模型的确立 | 第19-21页 |
2.4 车辆在当前车道中位置、方向参数以及车道宽度的获取 | 第21-25页 |
2.4.1 方向参数估计 | 第22-23页 |
2.4.2 当前车道宽度估计 | 第23-24页 |
2.4.3 位置参数估计 | 第24页 |
2.4.4 车道偏离系统算法流程 | 第24-25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图像处理算法设计及实现 | 第26-50页 |
3.1 图像灰度化 | 第26-28页 |
3.2 图像二值化 | 第28-36页 |
3.2.1 图像二值化的算法选择 | 第28-29页 |
3.2.2 阈值选取方法 | 第29-32页 |
3.2.2 最大类间方差法(大津法)的实现 | 第32-35页 |
3.2.3 图像灰度化通道的自动选择 | 第35页 |
3.2.4 图像分割的实现 | 第35-36页 |
3.3 滤波器及二值运算 | 第36-42页 |
3.3.1 基本概念 | 第36-37页 |
3.3.2 二值腐蚀 | 第37-39页 |
3.3.3 二值膨胀 | 第39-41页 |
3.3.4 开闭运算 | 第41-42页 |
3.4 车道标识线提取与车道识别 | 第42-49页 |
3.4.1 车道标识线提取 | 第42-44页 |
3.4.2 图像处理试验 | 第44-46页 |
3.4.3 车道识别与预警规划 | 第46-4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四章 公交车辆到站时间预测方法 | 第50-60页 |
4.1 时间预测算法研究的意义 | 第50页 |
4.2 车辆到站时间的预测算法的推算与改进 | 第50-53页 |
4.3 车辆到站时间预测算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| 第53-57页 |
4.4 实验数据与结果 | 第57-59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五章 车载预警及状态监控装置设计 | 第60-73页 |
5.1 车载预警及状态监控装置的功能说明 | 第60-62页 |
5.1.1 紧急状况报警 | 第60页 |
5.1.2 终端数据传输 | 第60-61页 |
5.1.3 特定功能设置 | 第61页 |
5.1.4 语音通讯功能 | 第61-62页 |
5.2 车载预警及状态监控装置多任务特性分析 | 第62-63页 |
5.2.1 系统任务的划分 | 第62页 |
5.2.2 任务优先级的确定 | 第62-63页 |
5.3 车载预警及状态监控装置的硬件实现 | 第63-65页 |
5.4 车载装置的软件实现 | 第65-72页 |
5.4.1 系统多任务通信与调度分配 | 第65-66页 |
5.4.2 车辆实时信息采集与处理 | 第66-67页 |
5.4.3 车载终端的通讯协议与控制策略 | 第67-68页 |
5.4.4 系统程序的编写和移植 | 第68-70页 |
5.4.5 函数的说明 | 第70-72页 |
5.5 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六章 现场智能显示终端设计 | 第73-78页 |
6.1 现场智能显示终端的系统组成 | 第73-74页 |
6.2 现场智能显示终端的软硬件结构 | 第74-76页 |
6.2.1 显示终端的硬件结构 | 第74页 |
6.2.2 显示终端的软件控制策略 | 第74-75页 |
6.2.3 显示终端的软件架构 | 第75-76页 |
6.3 线路实验及结果 | 第76-77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| 第78-80页 |
7.1 主要结论 | 第78-79页 |
7.2 研究展望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