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6页 |
前言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| 第10-26页 |
第一节 公司法人人格 | 第10-16页 |
一、法人、人格 | 第10-11页 |
二、公司法人人格 | 第11-13页 |
三、公司法人制度的优点与缺陷 | 第13-16页 |
第二节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| 第16-26页 |
一、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内涵 | 第16-17页 |
二、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产生的原由 | 第17-20页 |
三、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法律特征 | 第20-22页 |
四、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条件 | 第22-26页 |
第二章 国外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研究 | 第26-32页 |
第一节 国外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发展与规定 | 第26-29页 |
一、美国的揭开公司面纱 | 第26-27页 |
二、英国的刺破公司面纱 | 第27-28页 |
三、德国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 | 第28-29页 |
四、日本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 | 第29页 |
第二节 国外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学说 | 第29-32页 |
一、英美法系国家学说 | 第30页 |
二、德国学说 | 第30-31页 |
三、日本学说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一人公司、关联交易及国有独资公司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分析 | 第32-49页 |
第一节 一人公司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| 第32-37页 |
一、一人公司的产生 | 第32-33页 |
二、一人公司人格权的确立 | 第33-34页 |
三、一人公司的法人人格否认 | 第34-37页 |
第二节 关联交易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| 第37-44页 |
一、关联交易的定义 | 第37-38页 |
二、关联交易的控制形式及表现形式 | 第38-40页 |
三、关联交易损害债权人利益需要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规制 | 第40-41页 |
四、关联交易中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条件 | 第41-44页 |
第三节 国有独资司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| 第44-49页 |
一、国有独资公司的概念及其特征 | 第44-45页 |
二、国有独资公司存在的问题 | 第45-47页 |
三、国有独资公司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必要性 | 第47-49页 |
第四章 对完善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思考 | 第49-64页 |
第一节 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发展沿革及法律适用依据 | 第49-52页 |
一、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发展沿革 | 第49页 |
二、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法律适用依据 | 第49-52页 |
第二节 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制度的存在的问题及滥用法人人格的情形分析 | 第52-56页 |
一、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52-54页 |
二、我国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制度的情形 | 第54-56页 |
第三节 对我国新公司法中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思考 | 第56-59页 |
一、公司人人格否认制度上升为成文法是否具有判例法的优势 | 第56页 |
二、新公司法中公司人格否定制度的“连带责任”的界定 | 第56-57页 |
三、公司人格否定与公司的资本不足及最低资本限额的关系 | 第57-58页 |
四、公司实际控制人能否成为公司人格否认的责任主体 | 第58页 |
五、实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法律政策导向 | 第58-59页 |
第四节 对完善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建议 | 第59-64页 |
一、正确限定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范围 | 第59-61页 |
二、完善立法,使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趋于完整 | 第61-62页 |
三、制定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相关司法解释 | 第62-63页 |
四、加大执法力度,将法律落实到实 | 第63-64页 |
结语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66-69页 |
附录 | 第69-70页 |
后记 | 第70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