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7页 |
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6-52页 |
2.1 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技术(CCS) | 第16-17页 |
2.2 CO_2捕获技术发展现状 | 第17-22页 |
2.2.1 化学吸收法 | 第17-20页 |
2.2.2 物理吸收法 | 第20页 |
2.2.3 物理吸附法 | 第20-21页 |
2.2.4 膜分离法 | 第21-22页 |
2.3 离子液体在CO_2捕获技术中的应用 | 第22-49页 |
2.3.1 离子液体简介 | 第22-23页 |
2.3.2 常规离子液体用于CO_2捕获 | 第23-24页 |
2.3.3 特定功能化离子液体(TSIL)用于CO_2捕获 | 第24-30页 |
2.3.4 固载化离子液体用于CO_2捕获 | 第30-37页 |
2.3.5 共混离子液体用于CO_2捕获 | 第37-42页 |
2.3.6 其他类似离子液体的低挥发体系用于CO_2捕获 | 第42-49页 |
2.4 研究目标与内容 | 第49-52页 |
第三章 多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用于CO_2捕获 | 第52-74页 |
3.1 引言 | 第52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52-55页 |
3.2.1 实验原料 | 第52-53页 |
3.2.2 多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[apaeP_(444)][AA]的合成及负载化 | 第53-54页 |
3.2.3 (负载化)多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的表征 | 第54-55页 |
3.2.4 (负载化)多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的CO_2捕获性能测试 | 第55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5-73页 |
3.3.1 (负载化)多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| 第55-63页 |
3.3.2 典型的CO_2吸收(附)行为 | 第63-66页 |
3.3.3 CO_2吸收(附)机理 | 第66-67页 |
3.3.4 IL负载量对CO_2吸收性能的影响 | 第67-69页 |
3.3.5 含水量对CO_2吸收性能的影响 | 第69-71页 |
3.3.6 模拟烟道气中的吸收选择性 | 第71页 |
3.3.7 长程耐受性 | 第71-73页 |
3.4 小结 | 第73-74页 |
第四章 三氮唑季铵盐离子液体用于CO_2捕获 | 第74-86页 |
4.1 引言 | 第74-75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75-77页 |
4.2.1 实验原料 | 第75页 |
4.2.2 三氮唑季铵盐离子液体的合成及负载化 | 第75-76页 |
4.2.3 三氮唑季铵盐离子液体的表征 | 第76页 |
4.2.4 (负载化)三氮唑季铵盐离子液体的CO_2捕获性能测试 | 第76-77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77-84页 |
4.3.1 三氮唑季铵盐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| 第77-81页 |
4.3.2 三氮唑季铵盐离子液体的CO_2捕获效果及吸收机理 | 第81-82页 |
4.3.3 三氮唑季铵盐离子液体的吸收(附)-脱吸循环及长程耐受性 | 第82-84页 |
4.4 小结 | 第84-86页 |
第五章 三氮唑碱金属盐-聚乙二醇溶液用于CO_2捕获 | 第86-104页 |
5.1 引言 | 第86页 |
5.2 实验部分 | 第86-88页 |
5.2.1 实验原料 | 第86-87页 |
5.2.2 三氮唑碱金属盐TrizM及TrizM-PEG溶液的制备 | 第87-88页 |
5.2.3 三氮唑碱金属盐TrizM及TrizM-PEG溶液的表征 | 第88页 |
5.2.4 CO_2捕获性能测试 | 第88页 |
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88-101页 |
5.3.1 TrizM及TrizM-PEG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 | 第88-92页 |
5.3.2 TrizM-PEG溶液的CO_2吸收机理 | 第92-97页 |
5.3.3 TrizM-PEG溶液中TrizM的CO_2吸收焓 | 第97-99页 |
5.3.4 TrizM-PEG溶液的CO_2吸收量 | 第99-100页 |
5.3.5 TrizM-PEG溶液的吸收-脱吸循环及长程耐受性 | 第100-101页 |
5.4 小结 | 第101-104页 |
第六章 三氮唑钠-二甲基亚砜溶液用于CO_2捕获 | 第104-122页 |
6.1 引言 | 第104页 |
6.2 实验部分 | 第104-105页 |
6.2.1 实验原料 | 第104-105页 |
6.2.2 TrizNa-DMSO溶液的制备与表征 | 第105页 |
6.2.3 TrizNa-DMSO溶液的CO_2捕获性能测试 | 第105页 |
6.3 结果与讨论 | 第105-119页 |
6.3.1 TrizNa-DMSO溶液的CO_2吸收特点 | 第105-108页 |
6.3.2 TrizNa-DMSO溶液的CO_2吸收效果 | 第108-111页 |
6.3.3 TrizNa-DMSO溶液的再生能耗 | 第111-114页 |
6.3.4 TrizNa-DMSO溶液的CO_2吸收-脱吸循环稳定性 | 第114-115页 |
6.3.5 模拟烟气中TrizNa-DMSO溶液的吸收选择性 | 第115-116页 |
6.3.6 TrizNa-DMSO溶液与醇胺水溶液的CO_2吸收效果对比 | 第116-118页 |
6.3.7 TrizNa-DMSO溶液的CO_2吸收工艺设计 | 第118-119页 |
6.4 小结 | 第119-122页 |
第七章 结论和创新点 | 第122-126页 |
7.1 结论 | 第122-123页 |
7.2 主要创新点 | 第123-12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6-138页 |
附录一 | 第138-139页 |
附录二 | 第139-14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| 第1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