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32页 |
1.1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西北太平洋季风环流 | 第13-14页 |
1.3 热带气旋生成 | 第14-27页 |
1.3.1 热带气旋生成的大尺度背景及前期扰动 | 第14页 |
1.3.2 季节内振荡对热带气旋生成的影响 | 第14-16页 |
1.3.3 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对热带气旋生成的影响 | 第16-18页 |
1.3.4 热带波动与热带气旋生成 | 第18-26页 |
1.3.5 中尺度对流系统与热带气旋生成 | 第26-27页 |
1.4 热带气旋运动 | 第27-29页 |
1.4.1 季风活动对台风路径突变的影响 | 第29页 |
1.5 台风生成和运动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本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| 第29-30页 |
1.6 论文章节安排 | 第30-32页 |
第二章 资料、模式和方法 | 第32-38页 |
2.1 资料 | 第32页 |
2.2 模式 | 第32-34页 |
2.2.1 WRF模式的系统组成和程序结构 | 第33页 |
2.2.2 WRF模式主要特点 | 第33-34页 |
2.3 分析方法 | 第34-38页 |
2.3.1 Lanczos滤波方法 | 第34-35页 |
2.3.2 Kurihara台风涡旋滤波技术 | 第35页 |
2.3.3 WK谱分析方法 | 第35-36页 |
2.3.4 Savitzky-Golay平滑滤波器 | 第36-38页 |
第三章 热带气旋生成先兆扰动的低形变涡度区域:观测分析 | 第38-58页 |
3.1 引言 | 第38-39页 |
3.2 西北太平洋多时间尺度振荡 | 第39-42页 |
3.3 季风槽中台风生成 | 第42-56页 |
3.3.1 台风生成的背景场 | 第42-47页 |
3.3.2 台风生成伴随的天气尺度扰动 | 第47-48页 |
3.3.3 低形变涡度区域 | 第48-5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四章 季风槽中热带气旋生成先兆扰动的动能收支分析 | 第58-76页 |
4.1 引言 | 第58-59页 |
4.2 热带气旋先兆扰动演变及MRG波 | 第59-64页 |
4.3 天气尺度热带气旋生成先兆波动的非对称发展和动能收支 | 第64-7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3-76页 |
第五章 季风槽中热带气旋生成的数值模拟 | 第76-110页 |
5.1 引言 | 第76-77页 |
5.2 模式试验设计 | 第77-78页 |
5.3 观测分析和控制试验模拟的台风活动 | 第78-86页 |
5.3.1 观测中低频背景场 | 第79页 |
5.3.2 观测中天气尺度波列 | 第79-83页 |
5.3.3 控制试验模拟的台风活动 | 第83-86页 |
5.4 敏感性试验模拟的台风 | 第86-108页 |
5.4.1 低频背景场试验模拟的台风 | 第86-93页 |
5.4.2 ER波、MJO和Kelvin波活动 | 第93-96页 |
5.4.3 低频背景场去除ER波试验模拟的台风 | 第96-99页 |
5.4.4 低频背景场去除ER波和MJO试验模拟的台风 | 第99-102页 |
5.4.5 低频背景场去除ER波、MJO和Kelvin波试验模拟的台风 | 第102-104页 |
5.4.6 LOWV、R-ER、R-MJO和R-KEL试验对比 | 第104-108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108-110页 |
第六章 台风“艾利”与“米雷”(2004)路径异常变化分析 | 第110-124页 |
6.1 引言 | 第110-111页 |
6.2 台风“艾利”和“米雷” | 第111页 |
6.3 影响台风路径变化的不同时间尺度环流 | 第111-116页 |
6.3.1 引导气流分析 | 第111-114页 |
6.3.2 低频环流特征 | 第114页 |
6.3.3 天气尺度环流特征 | 第114-116页 |
6.4 涡度趋势诊断 | 第116-122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122-124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124-129页 |
7.1 主要结论及讨论 | 第124-127页 |
7.2 本文特色和创新点 | 第127页 |
7.3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| 第127-129页 |
致谢 | 第129-1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0-153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53-1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