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限制性三体问题的卫星编队重构研究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3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小卫星编队任务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2.1 国外编队发展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2 国内编队任务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3 小卫星编队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3.1 编队动力学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3.2 轨道摄动力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4 限制性三体问题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1.4.1 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研究现状 | 第19页 |
1.4.2 完全限制性三体问题研究现状 | 第19-20页 |
1.5 控制系统 | 第20-21页 |
1.6 本文内容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编队卫星数学模型建立 | 第23-36页 |
2.1 引言 | 第23页 |
2.2 相对运动坐标系定义 | 第23-24页 |
2.3 二体系统下的相对动力学 | 第24-29页 |
2.3.1 一般二体问题 | 第24-26页 |
2.3.2 Hill方程 | 第26-29页 |
2.3.3 轨道根数法 | 第29页 |
2.4 限制性三体问题数学模型 | 第29-33页 |
2.4.1 限制性三体问题 | 第29-31页 |
2.4.2 平动点 | 第31-33页 |
2.5 地/月-日限制性三体系统编队动力学模型 | 第33-36页 |
2.5.1 动力学模型建立 | 第33-35页 |
2.5.2 模型非线性项线性化 | 第35-36页 |
第三章 编队重构摄动力分析 | 第36-44页 |
3.1 引言 | 第36页 |
3.2 地/月-日系统中太阳光压力 | 第36-38页 |
3.3 双星系统非球形引力摄动下的编队卫星动力学 | 第38-44页 |
3.3.1 双星系统完全二体问题 | 第38-39页 |
3.3.2 完全三体环境下的卫星编队动力学 | 第39-44页 |
第四章 地/月-日系统下的编队重构 | 第44-51页 |
4.1 引言 | 第44页 |
4.2 LQR控制器设计 | 第44-45页 |
4.3 地/月-日系统下编队重构 | 第45-51页 |
第五章 双星系统下的卫星编队重构 | 第51-59页 |
5.1 引言 | 第51页 |
5.2 HBF神经网络 | 第51-53页 |
5.3 凸函数优化算法 | 第53-55页 |
5.3.1 误差函数 | 第53-54页 |
5.3.2 凸函数优化算法 | 第54-55页 |
5.4 双星系统下的编队重构 | 第55-57页 |
5.5 地/月-日系统编队非线性控制器 | 第57-59页 |
结论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(含录用)的学术论文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