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土力学、地基基础工程论文--地基基础论文--桩基及深基础论文--桩基论文

软土场地堆载对邻近桩基影响的试验及数值研究

致谢第4-6页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2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12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“主动桩”与“被动桩”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被动桩研究进展第14-18页
    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8页
    1.4 创新点第18-20页
第二章 被动桩现场试验研究第20-54页
    2.1 工程概况第20-21页
    2.2 试验准备工作第21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现场土体的静力触探试验(CPT、T-bar和Ball-bar)和十字板试验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灌注桩施工及桩身仪器埋设第23-29页
    2.3 堆载试验方法和步骤第29-30页
    2.4 室内试验结果第30-32页
    2.5 现场土体试验结果分析第32-35页
    2.6 三维有限元模拟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三维有限元网格及边界条件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本构模型及模型参数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数值模拟步骤第38-39页
    2.7 三维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39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7.1 土体变形分析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7.2 桩身变形与内力分析第44-52页
    2.8 本章小结第52-54页
第三章 被动桩离心模型试验方案第54-79页
    3.1 离心模型试验技术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离心模拟技术概述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模型相似比尺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模型应力误差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模型边界影响第57页
    3.2 香港科技大学土工离心机第57-58页
    3.3 堆载离心模拟试验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试验方案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试验目的第60页
    3.4 离心模型试验设备第60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模型箱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模型土样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模型桩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堆载模拟系统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试验监测系统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颗粒运动图片分析技术(PIV)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7 位移传感器第66-67页
    3.5 离心模型试验准备第67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照片处理技术控制点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排水通道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丰浦砂垫层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高岭土层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排水板第71-72页
    3.6 模型桩标定及安装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模型桩标定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模型桩安装第72-73页
    3.7 PIV系统准备第73-74页
    3.8 孔压计标定及安装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3.8.1 孔压计标定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3.8.2 孔压计安装第76页
    3.9 位移传感器标定及安装第76-77页
    3.10 堆载模拟系统安装第77页
    3.11 离心模型试验步骤第77-79页
第四章 被动桩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及其有限元分析第79-108页
    4.1 三维有限元网格及边界条件第79-80页
    4.2 本构模型及参数第80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修正剑桥模型(MCC模型)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亚塑性模型(HP模型)第82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亚塑性模型参数标定第85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基于MCC模型与HP模型模拟与离心模型试验结果比较第89页
    4.3 数值模拟步骤第89-90页
    4.4 实测及计算结果分析第90-10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慢速、快速堆载对比分析第92-105页
    4.5 数值参数分析第105-106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106-108页
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108-111页
    5.1 本文主要结论第108-110页
    5.2 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第110-111页
参考文献第111-117页
附录: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17页

论文共11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复合氢氧化物沥青阻燃体系及其路用性能研究
下一篇:海底输水管道中驼峰气阻临界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