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新点摘要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5-39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5-20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20-23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23-34页 |
1.3.1 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| 第23-26页 |
1.3.2 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| 第26-33页 |
1.3.3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| 第33-34页 |
1.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| 第34-39页 |
1.4.1 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34-35页 |
1.4.2 研究的主要方法 | 第35-37页 |
1.4.3 研究范畴的界定 | 第37-39页 |
第2章 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概述 | 第39-67页 |
2.1 机构投资者的概念和特征 | 第39-42页 |
2.1.1 机构投资者的概念 | 第39-40页 |
2.1.2 机构投资者的特征 | 第40-42页 |
2.2 机构投资者的法律属性 | 第42-49页 |
2.2.1 信托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| 第42-46页 |
2.2.2 民事信托向商事信托的转变 | 第46-47页 |
2.2.3 信托关系的法律构造 | 第47-48页 |
2.2.4 信托与代理的比较和区别 | 第48-49页 |
2.3 机构投资者的类型 | 第49-57页 |
2.3.1 以资金来源为标准划分 | 第49-56页 |
2.3.2 其他分类方法 | 第56-57页 |
2.4 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缘起和发展 | 第57-65页 |
2.4.1 公司治理的内涵和外延 | 第57-59页 |
2.4.2 缘起:两权分离制度和委托代理问题 | 第59-61页 |
2.4.3 发展:股东积极主义的兴起 | 第61-65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65-67页 |
第3章 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法律地位 | 第67-87页 |
3.1 机构投资者的双重身份 | 第67-71页 |
3.1.1 作为受托人身份的机构投资者 | 第67-69页 |
3.1.2 作为股东身份的机构投资者 | 第69-71页 |
3.2 双重身份对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 | 第71-74页 |
3.2.1 作为受托人的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 | 第71-72页 |
3.2.2 作为股东的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 | 第72-74页 |
3.3 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| 第74-76页 |
3.3.1 作为受托人的短期利益导向导致的问题 | 第74-75页 |
3.3.2 作为股东投票权受限导致的问题 | 第75-76页 |
3.4 解决双重身份带来问题的法律规制 | 第76-85页 |
3.4.1 解决作为受托人参与治理存在的问题 | 第76-85页 |
3.4.2 解决作为股东参与治理存在的问题 | 第85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85-87页 |
第4章 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领域和方式 | 第87-109页 |
4.1 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领域 | 第87-92页 |
4.1.1 公司内部治理 | 第87-89页 |
4.1.2 反收购措施 | 第89-91页 |
4.1.3 公司业务 | 第91-92页 |
4.1.4 公共政策 | 第92页 |
4.2 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方式 | 第92-101页 |
4.2.1 选择目标公司 | 第93-94页 |
4.2.2 征集代理投票权 | 第94-97页 |
4.2.3 递交股东提案 | 第97-99页 |
4.2.4 与目标公司管理层磋商 | 第99-101页 |
4.3 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救济措施 | 第101-107页 |
4.3.1 公开发表意见 | 第101-104页 |
4.3.2 股东诉讼 | 第104-10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107-109页 |
第5章 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法律问题和完善 | 第109-135页 |
5.1 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现状 | 第110-120页 |
5.1.1 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制度背景 | 第110-117页 |
5.1.2 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| 第117-120页 |
5.2 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法律问题 | 第120-126页 |
5.2.1 征集代理投票权的法律界限不明 | 第120-121页 |
5.2.2 股东提案权的相关规定标准单一 | 第121-123页 |
5.2.3 董事提名制度的缺失 | 第123-124页 |
5.2.4 信义义务的适用标准模糊 | 第124-126页 |
5.3 完善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法律措施 | 第126-133页 |
5.3.1 完善征集代理投票权制度 | 第126-128页 |
5.3.2 引入表决权信托制度 | 第128-129页 |
5.3.3 细化股东提案权执行标准 | 第129-130页 |
5.3.4 增加董事提名制度 | 第130-131页 |
5.3.5 明确机构投资者的信义义务 | 第131-132页 |
5.3.6 引入证券仲裁制度 | 第132-133页 |
5.3.7 发挥机构投资者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 | 第133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133-135页 |
第6章 结语 | 第135-141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135-139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139-1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1-152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| 第152-153页 |
致谢 | 第153-155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