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2-24页 |
| 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| 1.2 头部有限元模型研究及应用现状 | 第13-19页 |
| 1.3 “颅骨-脑脊液-脑”接触方式研究进展 | 第19-21页 |
| 1.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1-24页 |
| 第2章 流固耦合理论与头部替代模型仿真验证 | 第24-40页 |
| 2.1 流固耦合基础理论 | 第24-30页 |
| 2.1.1 基本控制方程 | 第24-27页 |
| 2.1.2 流固耦合边界条件 | 第27-28页 |
| 2.1.3 压力速度方程 | 第28-30页 |
| 2.2 流固耦合头部替代模型仿真验证研究 | 第30-37页 |
| 2.2.1 实验描述及仿真设定 | 第30-34页 |
| 2.2.2 仿真结果及讨论 | 第34-37页 |
| 2.3 小结 | 第37-40页 |
| 第3章 人体头部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40-56页 |
| 3.1 头部解剖学结构 | 第40-43页 |
| 3.2 头部三维几何模型建立 | 第43-47页 |
| 3.3 头部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47-53页 |
| 3.4 头部流固耦合边界条件设置 | 第53-54页 |
| 3.5 小结 | 第54-56页 |
| 第4章 基于尸体实验的人体头部流固耦合模型颅内响应验证 | 第56-74页 |
| 4.1 颅内压实验仿真验证 | 第56-59页 |
| 4.1.1 实验描述及仿真设定 | 第56-58页 |
| 4.1.2 仿真结果及讨论 | 第58-59页 |
| 4.2 颅内动态响应验证 | 第59-63页 |
| 4.2.1 实验描述及仿真设定 | 第59-61页 |
| 4.2.2 仿真结果及讨论 | 第61-63页 |
| 4.3 颅脑相对位移验证 | 第63-72页 |
| 4.3.1 实验描述及仿真设定 | 第63-66页 |
| 4.3.2 仿真结果及讨论 | 第66-72页 |
| 4.4 总结 | 第72-74页 |
| 第5章 不同颅脑接触界面仿真方法的研究 | 第74-90页 |
| 5.1 Lagrange 方法中不同脑脊液材料参数对冲击响应仿真的影响 | 第74-80页 |
| 5.1.1 基于 Lagrange 方法头部模型的建立 | 第74-75页 |
| 5.1.2 不同脑脊液材料参数对冲击响应的影响 | 第75-80页 |
| 5.2 ALE 方法与 Lagrange 方法模拟“颅骨-脑脊液-脑”接触界面的对比 | 第80-87页 |
| 5.2.1 颅内响应仿真结果的对比 | 第81-83页 |
| 5.2.2 脑组织损伤预测的对比 | 第83-87页 |
| 5.3 小结 | 第87-90页 |
| 第6章 人体头部流固耦合模型应用研究 | 第90-106页 |
| 6.1 引言 | 第90页 |
| 6.2 脑组织损伤生物力学评价指标 | 第90-92页 |
| 6.3 正面碰撞头部冲击仿真及脑损伤预测研究 | 第92-97页 |
| 6.3.1 正面碰撞仿真模型建立 | 第92-95页 |
| 6.3.2 正碰工况下脑组织损伤仿真预测 | 第95-97页 |
| 6.4 追尾碰撞头部冲击仿真及脑损伤预测研究 | 第97-103页 |
| 6.4.1 追尾碰撞仿真模型建立 | 第97-100页 |
| 6.4.2 追尾工况下脑组织损伤仿真预测 | 第100-103页 |
| 6.5 小结 | 第103-106页 |
|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06-108页 |
| 7.1 全文总结 | 第106-107页 |
| 7.2 研究展望 | 第107-10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08-120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120页 |
| 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120-122页 |
| 致谢 | 第12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