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研究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背景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页 |
·国内外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发展与研究进展 | 第12-15页 |
·国外发达国家 | 第12-13页 |
·台湾地区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·结论和讨论 | 第15页 |
·研究目标和内容结构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目标和内容 | 第16页 |
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休闲观光农业理论分析 | 第18-21页 |
·农业发展阶段论 | 第18页 |
·休闲经济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需求供给理论 | 第19页 |
·景观生态学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旅游经济学理论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喀斯特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现状分析 | 第21-26页 |
·喀斯特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 | 第21-24页 |
·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概况 | 第21-22页 |
·喀斯特地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优势 | 第22-23页 |
·喀斯特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 | 第23-24页 |
·喀斯特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存在的问题 | 第24页 |
·喀斯特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和其它观光农业特点对比分析 | 第24-26页 |
·都市农业 | 第24-25页 |
·中小城市近郊观光农业 | 第25页 |
·喀斯特休闲观光农业与其它观光农业特点对比分析 | 第25-26页 |
第四章 兴义市民族村休闲观光农业调查分析 | 第26-32页 |
·概况 | 第26-28页 |
·自然状况 | 第26-27页 |
·社会经济状况 | 第27-28页 |
·基础设施状况 | 第28页 |
·调查内容和方式 | 第28页 |
·民族村和其它村对比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调查结果与建议 | 第29-32页 |
·调查结果 | 第29-31页 |
·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建议 | 第31-32页 |
第五章 兴义市民族村休闲观光农业规划案例 | 第32-40页 |
·市场分析与形象定位 | 第32-33页 |
·客源市场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民族村休闲观光农业形象定位 | 第33页 |
·休闲观光农业产品开发 | 第33页 |
·功能区空间布局与开发重点 | 第33-34页 |
·功能区空间布局 | 第33-34页 |
·开发重点 | 第34页 |
·主要规划项目 | 第34-36页 |
·休闲观光农业景点和景观建设项目 | 第34-36页 |
·基础设施建设 | 第36页 |
·效益评价 | 第36-37页 |
·经济效益 | 第36页 |
·社会效益 | 第36-37页 |
·生态效益 | 第37页 |
·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| 第37-38页 |
·保障措施 | 第38-40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
附录 | 第44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5页 |